由誰管理法院宣布的失蹤人員的財產?《民法通則》第二十一條規定:包括失蹤人員的配偶、父母、成年子女或者其他近親屬、朋友,以及人民法院指定的公民或者有關組織。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失蹤的,他的監護人是財產保管人。上述法律候選人的特征如下:
(1)財產托管人應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立法設立財產保管制度的目的是保護失蹤人員的財產利益。因此,為了實現上述立法目的,財產托管人本身至少應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2)財產托管人不僅限于自然人,還可以包括組織。根據現行立法,這里的組織沒有具體說明其范圍,但通常是財產所在的組織。(3)當失蹤人員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時,其監護人是財產的當然保管人。一般認為,所謂監護是指為監督和保護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合法權益而設立的民事法律制度。設立的監督和保護人被稱為監護人。可以看出,在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失蹤之前,監護人已經照顧到他們的財產權益。因此,從管理的一致性和連續性來看,由監護人擔任財產托管人更為合適。
(4)沒有確定財產托管人的標準。一般來說,配偶應該是最適合近親管理的人。失蹤人員無配偶或者配偶不適合擔任監護人的,其父母或者成年子女可以擔任監護人,或者其他近親屬、朋友,以及人民法院指定的公民或者有關組織。
目前,在司法實踐中,確定擔任財產保管人的優先權有兩個主要的排名標準:
一個是基于與失蹤人員的密切關系
另一種是由代理人管理的管理能力
前一個排名標準的優點是更符合失蹤人員的心理預期和判斷日常生活經驗;缺點是,與失蹤人員關系最密切的人可能不是最有能力幫助失蹤人員管理其財產并維持和增加其價值的人。第二級標準的優點是,管理能力最強的人擔任財產保管人,這在客觀上更有利于維持和增加失蹤人員財產的價值;缺點是,財產托管人有很強的管理能力,不一定與失蹤人員有密切關系。財產托管人候選人的順序主要是根據與失蹤人員的密切關系而不是財產管理能力來確定的,主要原因是:
(1)失蹤人員財產托管人的順序是根據與失蹤人員的關系排名來確定的,這符合失蹤人員對財產處置的心理預期。根據日常生活經驗,當失蹤人員無法自行管理財產時,他通常會基于信托選擇將財產移交給與其關系密切的人。
(2)根據《民法通則》中與失蹤人員有密切關系的人的名單,他們大多是血緣或婚姻關系的近親。這是因為近親在失蹤人員財產管理上花費的時間和精力比其他基于血緣或婚姻的人更多
(3)與失蹤人員關系密切的近親對失蹤人員財產的管理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消除信息不對稱可能導致的財產損失
<以上是lyba的編輯向您解釋的相關知識。通用域名格式。法定監護人包括失蹤人員的配偶、父母、成年子女或其他近親。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歡迎您在本網站上進行法律咨詢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安置房無證怎么立遺囑
2020-11-17醫療器械事故打官司要收集哪些證據,第一時間要做什么
2021-03-02試用期辭退員工的方法和技巧
2020-11-29新婚姻法中重婚罪判定標準是什么
2020-12-09域名侵權人不明確怎么立案
2021-01-28會計處理企業擔保問題有哪些要點
2020-12-19交通事故訴訟擔保人是律師嗎
2021-01-02實際住房面積比老宅基證面積小怎么辦
2021-01-30夫妻一方失蹤,一方如何申請離婚
2021-02-27監護人對被監護人有繼承權嗎
2021-01-16朋友探監需要什么手續
2020-11-13離婚給女方贍養費標準
2020-11-18一審承認的事實二審不承認怎么辦
2021-03-25醫療事故喪葬費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05交通事故誤工費由誰出,誤工費證明怎么開
2021-03-22拿房產證幫別人擔保有期限嗎
2020-11-15已有車禍賠償還能否申請工傷
2021-01-31家庭冷暴力多久可以離婚
2021-02-23遺產的范圍如何規定
2021-02-17合同形式瑕疵處理
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