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措施作為多邊貿易體制的“安全閥”,對保障成員的產業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從WTO成立以來,各成員實施保障措施的次數和頻率逐年增加,同時提交WTO解決的涉及保障措施的數量也逐年上升,截至2002年9月,已有28件保障措施爭端案件提交WTO解決。但是保障措施也不得任意實施,實施WTO保障措施必須同時滿足GATT第19條和SA的紀律要求。從WTO已受理并解決的保障措施爭端案件看,要想成功實施WTO保障措施是極其困難的(幾乎所有的援用方均以敗訴告終),這主要是由于WTO的規定為保障措施的實施提出了極為嚴格的要求。本文將從保障措施條款的法理基礎入手,并結合WTO的相關協定與案例,對這些實施要求作些粗淺述評。
一、WTO保障措施條款的法理基礎
GATT1947第19條是整個WTO保障措施條款的基礎,雖然它源自美國貿易法中的“逃避條款(EscapeClause)”,“基本原文照抄自1942年美國與墨西哥的互惠貿易協定”[2],但是就其法理基礎而言,還在于國際條約法上的“情勢根本變更原則(fundamentalchangeofcircumstances)”。情勢根本變更原則是一項古老的原則,至今已發展成為一項普遍接受的習慣法規則。國際法上的情勢根本變更原則,又稱“情勢不變原則(rebussicstantibus)”,系指“當事國在締結條約并同意受其約束時存在一個前提,即締約時的情況保持不變,一旦上述情況發生了根本性變化,當事國可援引該理由要求終止、暫停實施或修改該條約。”[3]1969年《維也納條約法公約》第62條規定了情勢根本變更原則適用的主客觀條件。假如具備了這些主客觀方面的條件,將發生以下法律后果:一當事國可以情勢根本變更為由終止或退出或停止實施該條約。
GATT1947第19.1(a)條規定:“如因不能預見的情況…則該締約方有權在防止或補救此種損害所必需的限度和時間內,對該產品全部或部分中止義務或撤銷或修改減讓。”可見,此條規定與上述情勢根本變更原則一脈相通。正如有的學者所指出的“無論從第19條‘出現未預料到的情況’的措辭上,還是從基本原理上,它都和情勢不變條款相類似”。[4]因此,筆者認為,WTO保障措施條款的法理基礎是國際條約法上的情勢根本變更原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賠償與罰金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24內鏡手術出事故保險公司最高賠20萬
2021-03-02手機ip地址是隱私嗎
2021-03-18法定代表人與法人代表人有哪些差異
2021-01-02侵犯商標權10萬法院會怎么判
2021-03-01七級傷殘嚴重嗎
2021-02-09農民工工傷賠償步驟是怎樣的
2021-01-13怎么看匯票是否附有追索權條款
2021-03-12后媽能告繼子不贍養嗎
2020-12-18交通事故車損鑒定程序
2021-02-12交通事故誤工費該誰出
2020-11-19股票如何繼承
2020-11-26對冤假錯案怎么處理
2021-01-09禁止流質契約可行嗎
2020-11-30司機怎么與傷者簽免責條款呢
2021-03-16出租人您清楚自己的責任和權利嗎?
2021-03-11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條件及好處有哪些
2021-03-19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愛人簽可以嗎
2020-12-11非法使用外國勞工如何處罰
2021-03-23男子墜亡保險公司可以拒賠嗎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