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向最高法院申請再審。請愿書的形式依照《刑事訴訟法解釋》第三百七十二條的規定向人民法院上訴時,應當提交請愿書,寫明基本情況,有關各方的聯系方式、事實和理由。因此,對于刑事上訴,申訴人應向人民法院提出“刑事上訴”。行政上訴
對于應提交行政上訴的投訴,我國《行政訴訟法》沒有規定。應當提交的是“行政投訴”。然而,《行政訴訟法》的解釋并未對上訴作出規定,而是在第73條中使用了“再審申請”。因此,筆者認為,向人民法院提出“行政上訴”或“行政再審申請”,對已經生效的行政判決、裁定不予受理,是可以接受的。民事再審申請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203條的規定,申請再審的當事人應當提交再審申請。因此,“a>民事再審申請”應當提交民事再審。當事人提出“民事申訴”的,應當向其說明,并改為“民事再審申請”
II。申請科目
1。刑事上訴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241條,有權提起訴訟的人是當事人及其法定代表人和近親屬。《刑事訴訟法解釋》第371條第二款規定,外人認為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可以提起訴訟。因此,有權提起刑事訴訟的主體包括當事人及其法定代表人、近親屬和外人。行政上訴
根據《行政訴訟法》及其解釋的規定,只有當事人有權提起行政上訴,外人不得提起行政上訴。民事再審申請根據民事訴訟法第198條,當事人有權申請民事再審。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審判監督程序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民事訴訟法審判監督程序解釋》)第五條,外人對原判決、裁定、調解書確定的執行標的主張權利,不能提起新的訴訟解決糾紛的,可以作出原判,由作出裁定或者調解書的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因此,當事人和局外人有權申請民事再審
III.上訴期限
1。刑事上訴
現行《刑事訴訟法》及其解釋對刑事上訴的期限沒有規定,但《人民法院關于再審立案的意見》第十條規定,刑事上訴一般在刑罰執行后兩年內提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上訴兩年以上:(一)原審被告人可以無罪釋放;(2) 原審被告人在本條規定的期限內向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不予受理;(3) 這是一個重大而困難的案例。行政上訴
根據《行政訴訟法解釋》第七十三條的規定,已經生效的判決、裁定,應當自發生法律效力之日起兩年內申請再審;但是,對于生效的行政賠償調解書,“可以在兩年內申請再審”,沒有啟動時間。《行政訴訟法解釋》第九十七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除參照《行政訴訟法》和本解釋外,還可以參照民事訴訟的有關規定。根據《民事訴訟法關于審判監督程序的解釋》第五條的規定,有效的民事調解書申請再審的開始時間也在生效后兩年內。因此,對有效的行政補償調解提出的上訴也應在調解生效后兩年內提出。民事再審申請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二百零五條的規定,申請再審的當事人應當在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后六個月內提出申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之日起六個月內提交:(一)有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新證據的;(2) 原判決的證據是偽造的;(3) 原判決、裁定的法律文書被撤銷或者變更的;(4) 法官在審理本案時有貪污、賄賂、徇私舞弊、枉法等行為
此外,根據《民事訴訟法審判監督程序解釋》第2條,當事人申請再審的六個月期限,不適用《民事訴訟法解釋審判監督程序》第五條關于暫緩、中斷、延期的規定,“您可以在判決、裁定、調解書發生法律效力后兩年內,或者在您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您的利益受到損害之日起三個月內,申請再審”。隨著《民事訴訟法》的修改,筆者認為,除上述規定外,外人申請再審的期限不得超過《民事訴訟法》規定的最長期限,即六個月。因此,外人申請再審,應當是“可以在判決、裁定、調解書發生法律效力后六個月內提出,也可以在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利益受到損害之日起三個月內提出。”
根據《刑事訴訟法解釋》第三百七十三條的規定,刑事上訴由終審人民法院審理。但是,二審法院決定撤回上訴的,如果申訴人對一審判決提出上訴,可以由一審法院審查處理。未經終審法院審查處理的疑難、復雜、重大案件,也可以依照《刑事訴訟法解釋》第三百七十四條的規定,由上一級人民法院審查處理,對死刑案件的上訴,可以由原批準的人民法院直接審查處理,也可以報請原審人民法院審查。原審人民法院應當撰寫審查報告,提出處理意見,報原審人民法院審查處理。行政上訴根據《行政訴訟法》第六十二條的規定,當事人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行政上訴。民事再審申請根據民事訴訟法第199條的規定,當事人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眾多或者雙方都是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申請再審外人申請再審的,應當向作出原判的人民法院的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根據《民事訴訟法審判監督程序解釋》第五條進行裁決和調解
v.再審申請被駁回后,再審申請只有一次機會。再審被駁回后,不能申請再審。但是,在民事案件中,可以向檢察機關提出抗訴。
民事訴訟再審的條件
(一)申請再審的主體必須合法。
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只有原審當事人才有權申請再審,即原告、被告、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和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以及上訴人和被上訴人對其義務的判斷。(2)申請再審的對象必須是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判決書和調解書
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當事人可以對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書、裁定書和調解書申請再審。小數點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保險報銷流程
2021-03-04同業拆借,拆入資金可以用于投資嗎
2021-01-19意向合同需要本人簽字嗎
2021-01-14合同債權質押是什么
2021-02-09無效擔保合同如何賠償呢
2021-02-07合同法延遲交貨的處罰是什么
2021-01-05公房使用權糾紛可以起訴嗎
2021-01-06如何證明員工不愿意簽訂勞動合同
2020-11-13公司解散的補償金時效是多久
2021-01-10哪些人加班沒有加班工資
2021-02-22勞動法規定試用期一般是幾個月
2021-01-30試用期離職領導不給批怎么辦
2021-03-20人壽保險的受益人是誰,人壽保險該怎么理賠
2021-02-08意外險車禍手骨折能賠多少錢
2021-02-19航班延誤險怎么賠償
2020-12-12人壽保險理賠手續是什么,理賠標準又是怎么樣的
2021-01-17簽訂承包協議算勞動合同嗎
2021-03-25集體土地出讓方式有哪些
2021-02-17劃撥土地轉讓的條件有哪些
2021-02-17土地轉讓的稅費都包括什么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