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護再審后的權利
中國法律規定了二審和終審制度。一般來說,經過兩次審判,案件證據可以證明的問題已經清楚。如果法院能夠提起再審,這表明法院對該案的高度重視。它將審理一個最終再次審理的案件,并審查現有證據。再審是對現有判決的重新審查。第二審原判決已經證明或者現有證據能夠被第二審法院確認的,再審后當事人仍拒不接受判決的,只有兩種情況:
一種是提起再審的當事人堅持個人權利理解案件結論,不承認案件現有證據所證明的情況。這是堅持一方當事人的個人理解,或錯誤理解
一是法院在審理本案時確實存在徇私舞弊等違法行為,并在證據問題上做出了錯誤判斷。但這是非常罕見的。這是不可能的。法院的三項審判都是非法的。因此,對再審不滿意的人應首先審查其責任。這是認知問題還是證據問題。如果這真的是一個證據問題,你可以把以前無法獲得的新證據帶到法庭,現在可以找到。如果是理解上的問題,我們應該尊重法律和法院的判決
如果因抗議而不提起再審,根據《民事訴訟法》第209條第1款第3項的規定,再審判決或裁定明顯錯誤;你可以向人民檢察院申請抗訴或者檢察意見;如果因另一方的抗議而提起再審,而您對再審判決不滿意,您可以根據《審判監督程序解釋》申請再審。本案終審后,當事人對判決不服的,應當自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之日起六個月內向上級法院申請再審;有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一款、第三款、第十二款、第十三款規定情形的,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之日起六個月內提交;當事人眾多或者雙方都是公民的,也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申請再審。《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九條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眾多或者雙方都是公民的,也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第二百零五條當事人申請再審,應當在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后六個月內提出申請;有本法第二百條第一款、第三款、第十二款、第十三款規定情形之一的,當事人申請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第二百條之日起六個月內提交:,人民法院應當再審:(一)有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新證據;(三)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是偽造的;(十二)原法律文書、裁定變更或者撤銷的
(十三)審判人員有下列行為: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審理
以上是魯巴小編向您介紹的法律知識。通用域名格式。再審當事人拒不接受判決的案件只有兩種:一種是再審當事人堅持自己對案件結論的理解,不承認案件現有證據所證明的情況。一是法院審理此案時,確實存在徇私舞弊等違法情況。在證據證明問題上作出錯誤判斷的,可以向人民檢察院申請抗訴或者檢察意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質押和土地抵押能同時嗎
2020-11-30安置房可以貸款嗎
2021-02-18私營企業法定代表人怎么定
2021-02-09證監會大股東增持法規內容是什么
2020-12-19未打轉向燈追尾怎么辦
2021-02-03關于職工死亡撫恤金如何計算
2020-12-14新婚姻法離婚財產如何分配呢
2021-01-23婚前借款買房離婚后如何分割
2021-02-152020新婚姻法有什么改變
2021-03-19婚前隱瞞債務是詐騙嗎
2020-11-26不服交通事故認定,能否提起訴訟
2020-12-29車禍死亡賠償有什么標準
2021-02-14交通事故造成人員死亡需要承擔刑事責任嗎
2020-12-08玻璃窗意外掉落砸死男童,誰來負責
2021-01-20保密協議是否屬于勞動合同糾紛
2020-11-30工傷解除勞動合同怎樣賠償
2021-02-05人身保險合同變更的效力受影響嗎
2021-03-16保險合同給人下“套”
2020-11-11第三者強制責任險賠償的歸責有哪些原則
2020-11-26洗車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拒賠可行嗎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