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外人是指對當事人以外的案件結果具有法律利益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這一定義不能解決司法實踐中侵害外部人利益的各種情況。例如,夫妻將家庭共同財產分割為夫妻共同財產,損害其他家庭成員的利益,因為法律和司法解釋沒有對“外人”的范圍做出具體定義。持謹慎態度的人認為,只有在執行程序中妨礙標的物轉讓執行權的第三人才能作為局外人申請再審;樂觀主義者認為,只要是合法權益受到生效判決侵害的第三人,無論生效判決是否處于執行階段,該第三人都可以是在法定期限內申請再審的局外人;也有人認為,由于我國的公益訴訟非常薄弱,即使有效的判決和調解沒有損害第三人的合法權益,第三人也可以以公共利益和國家利益受到損害為理由申請再審
由于法律法規沒有直接規定,法官的自由裁量權目前只能在這個問題上使用。但很明顯,一種特殊的局外人不應提起再審訴訟,即,《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判決生效后當事人判決確認的債權轉移的復函》和《債權人受讓人關于判決不成立是否受理再審申請人民事法院的復函》(財審[2011]2號)規定:“判決生效后,當事人轉讓判決確認的債權,債權受讓人不服判決申請再審的,人民法院不具備申請再審的主體資格,依法不予受理。”。這是司法解釋中唯一排除外人的規定
對外人申請再審的限制
一般來說,外人申請再審是享有法院判決確定的“執行標的”的物權,裁決和調解聲明,可以是部分或全部。外人申請再審時,提出的理由不必與本案當事人的理由相同,但必須符合2012年《民事訴訟法》第200條規定的申請再審情形。需要指出的是,如果生效的判決、裁定或調解書僅為程序性損害賠償、未指明標的物的支付、一般債權或行為,外人不得申請再審。執行案件的外部人申請再審,是為了主張“執行標的”的權利。這是兩類申請再審的局外人之間最大的區別
如果您有其他相關問題,請咨詢免費法律咨詢,這可以幫助您回答您的疑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對單位處分不服可以仲裁嗎
2021-01-02喪葬費、死亡撫恤金能否作為遺產繼承
2021-02-14放棄繼承權將不會產生代位繼承
2021-01-01到期債權執行異議
2021-03-19法院離婚調解步驟是什么
2020-12-17銀行在未經允許的情況下泄露個人銀行賬戶信息怎么處罰
2021-03-16構成合同詐騙罪的主觀要件有哪些
2020-11-30交通事故定責可以協商嗎
2021-01-10學生在學校摔斷胳膊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10調崗多久后可解除勞動合同
2021-03-04廣州試用期工資1000是否合法
2020-12-19雇人代班15天被除名
2021-02-20城鄉居民自愿參保的應該怎么做
2020-12-112020年航班取消賠償標準
2020-12-31推薦最佳車險方案
2021-03-01保險合同是附條件合同
2020-12-11保險合同有哪些特點
2020-12-08團體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
2021-02-03免責條款未說明 保險公司輸官司
2020-11-20無證駕駛保險公司能否拒賠?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