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反傾銷法;公共利益原則;立法;完善
反傾銷措施是一種被WTO多邊法律體系所答應的貿易救濟措施,其宗旨是促進公平競爭、維護正常的國際貿易秩序,它體現(xiàn)了市場開放與適度保護的同一。由于反傾銷措施是以保護“國內產業(yè)”的利益作為基本出發(fā)點的,所以,隨著貿易自由化的不斷發(fā)展,它已經(jīng)成為各國使用頻率最高的“正當”貿易救濟手段。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反傾銷措施是一把“雙刃劍”,用得不好或被濫用,不僅會變成貿易保護主義的工具,擾亂正常的國際貿易秩序,還可能損害國家的整體利益,甚至影響與出口國正常的貿易關系。為此,反傾銷立法中的公共利益原則便受到了國際社會的普遍關注。
一、反傾銷法的價值取向及其局限
反傾銷法是為維護正常的國際貿易秩序對出口貿易中的傾銷行為和進口國所采取的反傾銷措施進行限制和調整的國內法規(guī)范和國際法規(guī)范的總稱。保護國內產業(yè)免遭傾銷損害是反傾銷法的最直接目的。但隨著近年來國際上反傾銷案件的增多,其使用頻率日益進步,適用范圍日益擴大,其公道性卻越來越令人懷疑。由于它在保護國內相關產業(yè)的同時,卻可能損害了社會的整體福利水平和與被控傾銷出口商品所在國之間的經(jīng)貿關系。這就有必要探討反傾銷法的價值取向。
法律的價值在于滿足人們的某種需要,對不同人需求的不同程度的滿足或拒盡承認即為法律的價值取向。一種法律制度能否為人們帶來利益和為哪些人帶來利益,是判定其價值的出發(fā)點。對于國家來說,在創(chuàng)設每一項法律制度的時候,都必須考慮到各方面的社會利益的平衡,而當兩種社會利益之間的沖突無法協(xié)調時,它就必須做出取舍,這就表現(xiàn)出一項立法的價值取向。在決定是否采取反傾銷措施時,相關國內產業(yè)的保護與消費者及下游企業(yè)的利益就是一對矛盾。國家既需要消除國外傾銷這種不公平貿易行為的不利影響,以便為國內產業(yè)的健康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又有為國內居民提供良好社會福利的責任。國外產品在本國的傾銷可使國內的消費者及下游企業(yè)獲利,但也會使本國的相關產業(yè)受到損害;而阻止國外產品傾銷可使本國的相關產業(yè)得到保護,但本國的消費者及下游企業(yè)卻要為此付出代價。在這二者之間國家必須擇其一。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海里禁止排放的物體種類有哪些
2021-01-12行政案件的追究時效
2020-11-11申請人如何申報工傷
2020-11-29訴訟離婚糾紛要多久判離
2020-12-20冒用商標怎么處置
2021-03-10監(jiān)護過失是否要承擔侵權責任
2020-12-31探望權中止事由是什么
2021-03-07中止探望權如何恢復
2020-11-26無性婚姻訴訟時要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2021-02-13仲裁授權委托書格式范本
2021-03-06限制消費令怎樣才能解除
2021-01-28合同詐騙罪概念是什么
2021-02-26正在按揭房是否可以交易?
2021-01-11集體土地可以進行流轉嗎
2021-01-07離婚時房子如何分割,離婚公租房怎么分割?
2021-03-07終止勞動合同是否可以要求賠償
2021-03-16提前終止勞動合同
2021-02-21什么是勞務經(jīng)濟
2020-12-21能要回給妻子的彩禮嗎?
2020-11-26什么是公共交通意外險
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