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國際經濟法;反傾銷法;改進
反傾銷法自誕生以來就備受經濟學家和法學家的關注,尤其是近年來,隨著反傾銷實踐的大量增加,反傾銷法對國際貿易的影響也日益明顯,因此,理論界對反傾銷法的討論也越來越熱烈越來越深入。
論文百事通以往大多數學者持“傾銷有害論”,認為反傾銷法有助于維護正常的國際貿易秩序,促進國際貿易公平、自由、有序地發展;而現在,越來越多的學者認識到并非所有的傾銷行為都是有害的,恰恰相反,絕大多數傾銷行為只是一種可接受的商業策略,它們反映了激烈的而又屬正常的國際競爭現狀,因此,反傾銷法的實質是保護競爭者,而非競爭;從實施效果來看,它很可能削弱競爭,而非促進競爭;再加上目前貿易保護主義的泛濫,反傾銷法極易淪為各國貿易保護主義的工具,從而極大地妨礙國際貿易的正常發展,損害世界福利。基于上述對反傾銷法不合理性的認識,學者們提出了種種設想,歸納起來,主要可分為“完全取消反傾銷法”、“以競爭法取代反傾銷法”、“對反傾銷法加以改進”三種方案。本文先通過經濟學的分析和論證來判斷反傾銷法是否具有合理性,然后圍繞這三種方案進行分析,并得出結論,前兩種方案由于種種原因,均不夠現實,在目前的狀況下,大多數國家可以接受的是第三種方案(即對反傾銷法加以改進,納入或融進體現競爭的規則,消除有可能限制競爭的條款,使其盡可能地與競爭原則一致),最后再對中國面臨這場大爭論時應持的立場和態度提出建議。
一、傾銷的性質分析
何為“傾銷”?從經濟學角度來說,它指的是一種價格歧視或差價銷售(pricediscrimination),即在兩個市場上,同一種貨物以兩種不同的價格出售。按照西方國際貿易權威JacobViner對傾銷所下的經典經濟學定義,傾銷即“國家市場之間的價格歧視”。[1]關貿總協定第六條就是循此給傾銷下定義的:以低于“正常價值”的價格在出口市場上銷售某產品。正常價值是指企業在其國內市場“通常貿易過程中確定的價格”。如果長期(通常為一年)以低于平均總成本(總成本即固定成本與可變成本加上銷售、一般開支及管理成本的總和)的價格銷售大量產品,則不視為通常貿易。如果國內市場的銷售太小以致于不能進行價格比較,第三國市場的最高可比價格或結構價值(出口商預計的成本加上合理的利潤額、管理、銷售及其他費用)可用來確定正常價值。WTO《反傾銷守則》繼續沿用了關貿總協定中有關傾銷的定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訴訟立案到裁決多長時間
2021-02-15商標侵權案件抗辯代理詞如何寫
2021-02-08商標侵權案件是否要追根溯源
2020-12-24家長因兒童傷害誤工費的索賠可以得到支持嗎
2021-01-13房屋贈與合同用公證嗎
2021-03-24未留有遺囑的老人遺產子女怎么分配
2021-02-27簡易程序案件的舉證期限由誰確定
2020-11-21外公屬于非直系親屬嗎
2020-12-28防衛過當致人輕傷一般應負什么刑責
2021-01-23不可抗力給退款合同有效嗎
2021-02-27勞動合同糾紛管轄法院
2020-11-29合同不到期辭退員工賠償幾個月
2020-12-30農民工有哪些勞動保護
2020-12-19投保壽險時應注意什么,壽險的保險金怎么給付
2021-03-02人身保險合同解除有什么規定
2020-11-26交通事故保險能賠多少錢
2021-02-28交錢不等于保險 “既往病史”成理賠之痛
2020-12-12保險單何時開始生效
2021-03-03保險代理人的作用
2021-03-14閑置荒蕪土地的處理
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