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起審標準一審民事案件由簡易程序審理轉為普通程序審理的期限,從立案次日起連續計算結案標準
人民法院判決判決書、裁定書或者調解書送達最后一方的日期為結案時間。需要委托宣告、送達判決的,委托宣告、送達判決的人民法院應當在審判期間屆滿前,將判決書、裁定書、調解書送達受委托的人民法院。受委托人民法院宣判、裁定、調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收到委托書之日起七日內送達:。保留送達的,判決書留在被送達人住所的日期為結案時間。以公告方式送達的,以公告發布之日為結案時間。如果通過郵寄方式送達,則送達日期應為結算時間。通過有關單位送達的,以當事人在送達回執上簽名的日期為截止時間。
民事訴訟延期審理的法律依據。
民事訴訟延期審理的法律依據是《民事訴訟法》第132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期審理:
I必須到庭的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因正當理由不能到庭的
2。當事人臨時申請回避。有必要通知新的證人出庭并獲取新的證據,重新鑒定、勘驗或補充調查;(4) 其他應當延期審理的情形解釋如下:延期審理是指在訴訟過程中,人民法院因法律規定的情形不能按期審理案件,人民法院改期審理的案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期審理:。當事人和其他必須出庭的訴訟參與人因正當理由不得出庭。當事人和其他必須到庭的訴訟參與人因突發疾病等正當理由不能到庭的,審查證據、認定事實困難,影響人民法院的正確判決。因此,試驗可以推遲。當事人臨時申請回避。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被申請回避的人應當在人民法院作出回避決定前中止參加本案。如果申請撤訴的人不參與案件工作,致使案件審理暫時無法進行,審判可以延期。如果需要通知新的證人出庭、獲取新的證據、重新確認身份、進行研訊或需要補充調查,審判可以推遲。其他應當延期的情形。例如,一方當事人在訴訟過程中因妨礙民事訴訟被拘留,人民法院決定延期審理后,如果可以立即確定下次審理的日期和地點,則不能如期舉行審理或者繼續
,應當通知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不能立即確定的,可以在確定后另行通知。
在司法實踐中,查明是否需要延期審理是審前準備的重要內容。聽證前,書記員應當查明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是否在場。當事人或者其他訴訟參與人不到庭的,應當及時向審判長報告,由合議庭決定是否需要延期審理或者中止訴訟。決定延期審理的,應當及時通知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決定中止訴訟的,應當作出裁定,發給當事人。原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作為撤訴處理;如果被告在被傳喚后無正當理由拒絕出庭,他可以默認作出判決
如果您有任何其他問題,您可以咨詢我們的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累犯量刑標準
2021-02-06土地交換合同范本
2020-11-20非法集資罪的構成要件怎么規定
2020-11-22冒用商標怎么處置
2021-03-10哪些種類的商標可以注冊
2020-11-13申請注冊商標的流程是什么
2021-03-13停車場刮蹭逃逸后果
2020-12-30遭遇家暴認定困難,家暴維權有舉措有哪些
2020-11-28誰有權提出撤銷脅迫婚姻
2020-12-20二審是不公開審理嗎
2021-01-24學生在校磕掉牙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5二次入職離職補償金怎么結算
2021-03-12競業限制對在校學生有效嗎
2021-02-23壽險理賠時需要提供哪些材料
2021-01-04人壽保險的受益人如何確定
2021-03-11陸上貨物運輸保險的相關法律常識有哪些
2020-11-14詳解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賠償費用問題
2020-11-26未事先告知投保人的遲延生效條款不生效
2020-11-23責任交叉,保險公司逐鹿定損權
2020-12-30黑龍江司法鑒定指定保險醫生正確嗎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