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庭調查和法庭辯論的區別對于這個問題,大多數人會回答:前者是調查事實,后者是陳述法律。這是一個常見的誤解。一些法官在開庭期間打斷了當事人的發言,說“這是一個法律問題,等辯論結束再說”,這打斷了正常的陳述。事實和法律密切相關,相互依存。沒有不具有法律意義的事實,也沒有不涉及案件事實的法律。它們就像一張白紙的正面和背面,可以區分,但不能分開。在法庭調查中,當事人提及的法律問題往往與證據所證明的事實密切相關。此外,在理論上,法官應該熟悉法律,當事人告訴法官如何適用法律沒有問題,因此沒有必要設計專門陳述法律問題的階段。那么,法庭調查和法庭辯論之間有什么區別呢?答案是:法官有不同的角色。法庭調查是法官主導的審訊;法庭辯論是當事人的言論自由,法官只充當裁判
法庭調查階段的根本任務是讓法官查明事實。法官進行調查的主要場所是法庭,主要手段是審查證據和詢問案件當事人。舉證、質證和詢問證人的最終目的是指向法官。《訴訟法》規定的法院調查順序不是對法官的限制,而是提供指導。在大多數情況下,這種順序最有利于查明事實。法官應該領導這一階段雙方并非完全被動。法庭辯論是為當事人和律師自由發言而安排的。在法庭調查階段,他們沒有機會說的話和他們未能提供的證據可以在這個階段提交給法庭。當然,它還包括對案件相關法律問題的意見。如果法官在辯論中發現任何問題,法官可以重新啟動由他領導的法庭調查階段。這就是法官可以重新啟動訴訟法規定的法庭調查的原因。
關于中國的法庭審判應該采用訊問還是辯護,一直存在爭議。我們目前的審判似乎是審訊和辯護的完美結合。這種結合完美地說明了法官在“分案”過程中是如何與雙方對話的:首先,法官根據案件的需要詢問雙方;然后,雙方將自由對話,相互對抗。經過這樣一個過程,案件中的任何問題都會暴露出來,整個審判過程看起來像是一次合理合法的對話和溝通,是自然流暢的。
此外,應該注意的是,聽證會是一項莊嚴的法律活動,儀式是必不可少的。必要的儀式創造了一種神圣感和距離感,這有助于法官控制審判。一些評委不太注意開幕式,認為它沒用。不是。穿長袍和使用木槌是必要的。此外,法庭開庭前的立案和報告程序應該是嚴肅的。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營造一種莊嚴的氛圍,讓參與者對法庭產生敬畏感,進而對法官和法律產生恐懼
一切準備都是依法進行的訴訟活動。每一項活動都直接關系到訴訟的順利進行,關系到法庭審判的質量,甚至影響判決的有效性。如果您有其他法律問題,請到盧巴進行在線法律咨詢,我們將有專業律師幫助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十級傷殘等級評定標準和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04小孩的撫養權能寫進婚內協議嗎
2021-01-25雙眼皮什么情況下會鑒定為醫療事故
2020-11-13五保戶監護人是法定繼承人嗎
2021-01-07父親交不起贍養費孫子能交嗎
2021-02-18子女對老人有哪些贍養義務
2020-12-24小額民事訴訟可以不開庭直接判決嗎?
2020-12-04交通事故的法醫鑒定
2020-11-25競業合同里沒有補償金有效嗎
2021-03-01基層醫院醫療糾紛的防范措施
2021-01-15喪偶的兒媳和女婿的繼承權
2021-03-11集體組織所有權有哪些
2021-01-11房屋補償標準能否作為賠償的計算依據
2021-02-23工傷已經痊愈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0-11-16在什么情況下與員工簽訂勞務合同
2020-11-23勞動關系從何時建立,是什么意思
2021-02-15雇人代班15天被除名
2021-02-20意外險和交通事故可否重復賠償
2021-01-17從保險法修改看保險消費者利益保護有什么
2021-03-13如何確定建筑工程保險的保險期限
20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