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民事訴訟,根據法院適用的不同審判程序,審判時間是不同的:
1。如果法院采用簡易程序,法院需要在三個月內審理并結案,一般在受理案件后一個月左右。如果法院采用普通程序,案件需要在六個月內審理和結案。一般來說,庭審將在受理案件后兩個月左右舉行。如果傳票涉及通過公告送達,法庭開庭將在公開期結束后舉行
法庭審理民事案件的一般程序是什么
1。人民法院受理申訴或者口頭申訴,經審查認為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立案,并通知當事人;認為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裁定不予受理;如果原告對裁決不滿意,他可以上訴。人民法院應當自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書副本送交被告,被告應當自收到起訴書之日起十五日內答辯。被告提交答辯狀的,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之日起五日內將答辯狀副本送交原告。被告不答辯的,不影響人民法院的審判。人民法院應當在《受理通知書》、《應訴通知書》中或者以口頭形式告知當事人有關的訴訟權利和義務。合議庭組成人員確定后,應當在三日內通知當事人。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在開庭三日前通知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如果是公開聽證會,應宣布當事人姓名、訴訟原因以及聽證會的時間和地點。人民法院依照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自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經院長批準,可以延長六個月;需要延長的,報上一級人民法院批準,由上一級人民法院對民事訴訟管轄權提出異議。首先,《民事訴訟法》沒有明確將管轄權異議的主體限定為被告人。“對管轄權的反對應在提交答復時提出”的規定不應被視為對其主題的限制,而應被理解為對提交答復時間的限制。至于《民事訴訟法》第243條,由于它是涉外民事訴訟的特殊規定,其主要目的是確認涉外民事訴訟中默示協議管轄權的合法性,由于我國民事訴訟法沒有明確規定默示協議管轄權,因此該條款在管轄制度中并不具有普遍性,因此,確定管轄權異議主體的觀點將失去其前提條件。因此,管轄權異議的主體只能是被告的觀點是片面的。其次,原告有權對管轄權提出異議。一般來說,雖然管轄法院是由原告選擇的,但在實踐中,也存在管轄權轉移和法院受理原告訴訟后因特殊情況而轉移管轄權的案件。此時,受理案件的法院不再是原告選擇的法院。在本案中,不能推定原告肯定承認相關法院的管轄權,且該管轄權與其程序利益相關。賦予其管轄權異議權對保護其訴權無疑具有重要意義。另一方面,根據法律規定,原告有權對管轄權異議的裁定提起上訴,這是原告作為管轄權異議主體的表現。管轄權異議的裁定有兩種:一種是駁回異議的裁定,另一種是將異議移送有管轄權的法院審理的裁定。對后一裁決提出上訴的一方顯然是指原告。此時,管轄權異議裁定的標的物仍然是管轄權。因此,原告對管轄權異議裁決的異議實際上是對法院管轄權的異議,但提出異議的方式是上訴
第三,在必要的共同訴訟中,后來參與訴訟的原告也應有權對管轄權提出異議。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在必要的共同訴訟中,共同訴訟的原告必須共同參加訴訟,但不能單獨起訴。即使他們不承認原告選擇的法院,他們也必須參與訴訟。如果他們參與訴訟,他們被推定為原告選擇的可以受理訴訟的法院,這顯然是不公平的。
此外,根據《民事訴訟法》第53條,“共同訴訟的當事人對訴訟標的有共同權利義務的,一方的訴訟行為經其他共同當事人承認后,對其他共同當事人發生效力?!?。提起訴訟的原告選擇接受法院的行為,而沒有事先得到共同原告的承認。共同原告參加訴訟后,被起訴法院的管轄權不被承認的,有權提出異議。第四,目前我國第三人制度還存在很大缺陷?;诋數乩娴目紤],法院有時會任意增加第三方,肆意擴大法院的管轄權。如果第三方不被賦予對管轄權的反對權,它很可能成為地方保護主義的受害者。因此,有必要賦予第三方管轄權異議
如果您對民事訴訟聽證的知識仍有疑問,或在訴訟中遇到困難,您可以來魯巴。com找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男方有家庭暴力怎么離婚?家庭暴力離婚孩子歸誰
2021-01-29商標侵權行為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2021-02-06遺失物招領公告期限是多長時間
2021-03-20把人撞了多久才負刑事責任
2021-03-23車禍得到對方諒解可不可以免刑事責任
2021-03-17醫療事故賠償計算公式是怎樣的
2021-02-24房屋贈與的程序有哪些
2021-03-18沒有簽勞動合同申請勞動仲裁需要請律師嗎
2021-03-02民事合同欺詐會否判刑
2021-01-19合同到期解除協議書還有效嗎
2021-02-19暫住證過期了重新辦都需要什么材料
2020-11-29退休返聘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0-12-15未經協商單方變更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1-02員工學歷造假企業是否可以解除合同
2021-03-02水電安裝勞務分包給個人合法嗎
2021-03-20勞務公司將勞務分包是否有效
2021-01-13產品責任險與雇主責任保險有什么區別
2020-12-15航班取消怎么賠償
2021-03-13飛機航班延誤賠償規定
2020-12-04“私了”事故中證據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