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果口頭上與合同的交付日期不一致,以書面合同為準。房屋買賣合同是民事法律行為,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1合同當事人必須具備主體資格。房屋買賣雙方均有資格依法行使權利,承擔義務。
(1)一般主體要求。根據民法通則,房屋買賣雙方均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房屋買賣行為復雜,涉及的標的物較多。法律一般禁止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和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參與,簽訂的房屋買賣合同無效,除非事先得到法定代理人的批準或事后得到法定代理人的批準
(2)特殊主題要求。為了維護房屋交易秩序,現行法律和政策對房屋交易當事人設定了一定的條件和限制,必須符合具體要求。在目前的商品房銷售中,房地產開發企業作為房屋的出賣人,必須具有法人營業執照、資格證書、土地使用權證書、土地使用許可證、規劃許可證和建設許可證。商品房預售,除具備上述條件外,預售方還應當持有預售許可證,并確定建設進度和交付日期。商品房出賣人違反上述規定的,視為不具備簽訂房屋買賣合同的主體資格,該合同無效,并賠償買受人因此遭受的損失。此外,只有政府確認的城鎮低收入家庭符合主體資格并有權購買保障性住房,只有本單位員工符合主體資格并有權購買自理公共住房,只有機關等機構,學校和部隊符合主體資格,經批準有權購買城市私人住房
2。房屋買賣雙方應當表達真實意思。根據現行法律法規和相關司法解釋,民事法律行為應當是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的結果。只有在自愿平等的基礎上,房屋買賣才能真正實現雙方的利益。因此,因欺詐、脅迫、乘人之危、無權代理、以法律形式掩蓋違法目的,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房屋買賣合同不是買賣當事人的真實意思,原則上無效。因重大誤解和明顯不公平而簽訂的房屋買賣協議,也是可以變更或撤銷的民事行為。無效或者解除的房屋買賣合同不具有法律效力,當事人有權不履行。房屋買賣合同部分無效,不影響其他部分法律效力的,其他部分繼續有效。房屋買賣不得違反政策、法律、法規和社會公共利益。房屋買賣應當遵守房地產政策,遵守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不得違反社會公德。否則,房屋買賣無效。例如,在房屋銷售活動中,中國的法律法規明確規定,房屋買賣雙方不得買賣土地,不得隱瞞房屋買賣價格,不得偷稅漏稅,不得買賣已拆遷房屋,關于律霸,你不妨咨詢我們的律師。com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怎么界定
2020-12-13保險人的合同解除權是什么
2021-01-09取保候審和監視居住的條件是什么
2020-12-11如何認定累犯
2021-01-07婚姻自由與婚姻自主權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17離婚賠償的條件與程序
2021-03-07二審程序是怎樣的
2021-03-16公證處公證保全時要拍視頻嗎
2021-03-18取消繼承權有哪些情況
2021-01-28集體組織所有權有哪些
2021-01-11勞動合同過期是否有效力
2021-03-05什么情形適用于勞務合同
2021-01-01姐姐是否有權繼承弟弟死亡賠償金
2021-01-19保險合同為什么會終止
2020-12-01代簽名人身保險保單法律效力問題研究
2021-02-14車輛轉賣未告知保險公司,保險公司可拒賠嗎
2020-12-10保險合同糾紛有哪些證據清單
2021-03-13保險合同是否在合同到期退保險本金
2021-02-25黑龍江司法鑒定指定保險醫生正確嗎
2020-12-26保險公司假現場拒賠合理嗎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