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是當事人之間建立、變更和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合同本質上是一項協議。使合同得以成立的協議是指雙方就合同的必要條款達成協議。當事人之間的合議過程和就合同內容達成共識的過程通過要約和承諾完成。向另一方提出合同條件并表達簽署合同的意圖稱為“要約”,而如果另一方表示接受,則稱為“接受”。一般來說,當一方發出要約,另一方作出承諾時,合同成立。然而,有時很難區分要約和承諾。許多合同經過反復協商
在制定統一的合同法之前,我國的民事立法,包括三部合同法和相關的合同法律、行政法規,都沒有對要約和承諾制度作出規定。沒有要約和承諾制度,在許多情況下很難判斷合同是否成立,這可能使已經成立的合同被視為不成立。通過在《合同法》中規定要約與承諾制度,我們可以對合同的成立有一個更具體的標準,這將為經濟交往和社會生活中需要簽訂合同的當事人以及司法機關所遵循。更好地區分當事人的責任,正確、恰當地確定合同的成立,充分保護當事人的權益,鼓勵交易,減少和解決糾紛,促進經濟發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征地價格多少
2021-01-09勞動爭議調解案例解析及實務指引
2020-12-10公司合同法律顧問一般工資多少
2021-01-09死刑核準期間能否申訴
2020-12-20法律規定哪些財產不可作于抵押
2021-03-14狗被車撞死了屬于交通事故嗎
2021-01-13支票有效期
2021-01-06私刻公章構成表見代理嗎
2021-01-24看守所探視要怎樣申請
2020-12-18精神暴力包括哪些行為
2020-11-12離婚糾紛債務是否收取受理費
2021-02-02不良資產房產如何過戶
2020-11-15未經協商單方變更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1-02何時能變更勞動合同
2021-01-04實習期自我評價
2021-03-07保險合同要如何訂立
2021-01-01去瑞士旅游買保險需要什么手續
2021-01-15人身保險合同可以雙賠嗎
2021-01-19提單責任險保險合同糾紛的法律問題初探
2021-01-27保險公司未向投保人明確說明免責條款仍應理賠嗎
2021-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