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信用經濟的到來,我們在商業實踐中不可避免地要經常處理合同問題。然而,違約后的訴訟成本仍然很高。在訴訟中,合同中的每一個字、每一個詞、每一句話都意味著潛在的輸贏,合同雙方作為一家公司的經理或代理人,如果你在起草合同時能掌握兩個原則:謹慎和仔細考慮,那么就要下很大的賭注。那么,在未來可能發生的違約訴訟中,你可能已經領先并獲勝。本文結合合同管理的實踐,提出了合同起草的十點建議。我希望他們能幫助你起草完美的合同,保護你的公司免受訴訟。
首先,注意合同名稱是否與合同內容一致。
一些企業使用統一的合同文本,這是一件好事,但由于缺乏對合同性質的詳細了解,張冠禮有點不對勁。例如,這是一份加工合同,但使用了采購和銷售合同的文本,第二個訣竅是列出每種商品的單價
有些企業只在購銷合同中指定各種商品的總價,但不要確定每種商品的具體單價。一旦合同部分履行后發生爭議,第三步規定了合同中違約金和賠償金的計算方法,盡管合同法規定一方違約,另一方可以要求違約金和賠償金賠償金,如果合同中未規定違約金數額,法院將認為雙方放棄了當時的違約金的權利,不予支持。明確賠償金額的計算方法,有利于以后發生糾紛時迅速確定賠償金額
第四步決定了主管法院
現在有些案件往往在訴訟管轄中耗費時間和精力。如何避免什么?建議在合同中指定管轄法院。根據《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合同當事人可以在書面合同中約定選擇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的人民法院,原告住所和標的物所在地,但不得違反訴訟法關于一級管轄權和專屬管轄權的規定。簽訂合同時,雙方一般都很友好,容易達成協議。如果事先確定了有管轄權的法院,以后就沒有必要為有管轄權的法院進行殊死搏斗了
第五步:注意嚴格使用詞語
不要在合同中重復使用模棱兩可的詞語和句子或多義詞。在這種情況下,原告甲、乙雙方口頭約定,乙方向甲方借款5萬元。之后,乙方退還了部分貸款,甲方出具憑證,要求乙方“償還1萬元”。后來,由于乙方逾期歸還余額,甲方向法院起訴,要求乙方返還余額4萬元。有兩種理解方式:一種是甲方為乙方開具收據,這實際上意味著乙方實際收到了乙方退還的1萬元欠款,而乙方仍欠4萬元。這里的“還款”應該理解為“還”;另一種意見是,甲方出具的票據是一種證明,證明甲、乙雙方現有欠款的標的金額應理解為“海”,即乙方仍有1萬元需要返還,因此,乙方應被責令退還1萬元給甲方。本案表明,使用這種粗心大意不僅會給自己帶來麻煩,還會給別有用心的人制造漏洞。
另一份合同最后寫道:本合同經雙方簽字蓋章后生效。然而,一方只在合同上簽字,沒有蓋章。不久之后,雙方都上了法庭。一方建議合同部成立,因為合同只是簽字但未蓋章,雙方同意訂立合同的要素不完整。
< P >上述例子表明,如果雙方在簽訂合同時考慮更多,應避免這些問題第六次招標簽約對象的主體資格
目前,業務單元的性質、類型和背景比較復雜,相關部門管理不到位。在這種情況下,為了防止欺詐和降低交易風險,必須考慮交易對手的主體資格、合同履行能力和信用狀況。在主體資格方面,應當查閱對方的營業執照和參加年檢企業的證明材料。你不能僅僅依靠你的名片、介紹信、工作許可證、公章、授權書、營業執照復印件和其他證書。部分企業連續兩年不參加年檢,被工商部門吊銷營業執照。如果你稍有疏忽,你可能會落入一些罪犯設下的陷阱第七,投標合同的條款必須是平等的。合同是雙方之間建立、變更和終止其權利和義務的協議。《合同法》明確規定,當事人應當遵循公平原則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一方享有權利,必須承擔義務。合同條款的對等是公平原則的重要內容。不要簽訂義務多、責任重、權利少的單方面合同。例如,合同只規定了如何處理我們的違約行為,而沒有規定如何處理另一方的違約行為。同樣,不要簽訂權利多、義務少、責任少的合同,否則,另一方可能會因為合同違反公平原則而對合同的有效性提出抗辯
第八步:注意押金和“押金”的區別
押金是債務擔保的一種方式,《合同條例》規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向另一方支付定金作為債權擔保。債務人履行債務后,定金應當抵減或者收回。支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義務的,無權要求返還定金;接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義務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由此可見,定金具有懲罰性,在合同法中被稱為定金罰金。在實踐中,許多人將定金寫為“定金”,而“定金”在法律上被確認為預付款,不具有擔保功能
注意項目分包合同的特殊要求
公司承包的一些項目是從其他承包商分包的。此類合同涉及的一個重要問題是,業主是否允許承包商分包或分包項目。通常,業主禁止工程分包或分包,或規定未經業主批準,承包商不得將工程分包或分包給第三方。根據《合同法》的規定,分包和分包必須經發包人批準,否則分包或分包行為無效。分包或轉包工程的承包商往往對分包商隱瞞原合同的規定。為此,承包商應直接向承包商提出該問題,并要求其獲得業主的同意,將項目分包或分包給我方
第十家招標仲裁機構的名稱應具體、明確地寫明
一些合同在同意仲裁時僅作一般性規定事項。如有爭議,由甲方(或乙方)所在地的仲裁部門解決。該仲裁條款只規定了仲裁地點,沒有規定仲裁機構,事實上不具有法律效力。根據《仲裁法》的規定,當事人訂立仲裁協議或者約定仲裁條款時,應當選定仲裁委員會。因此,必須為鄭州仲裁委員會和平頂山仲裁委員會等仲裁機構指定具體名稱。如果沒有具體名稱,爭議發生后,雙方只能協商并簽署補充協議予以澄清。如果協商失敗,原仲裁協議或合同的仲裁條款無效。
上述策略適用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鑒定在哪里鑒定,工傷鑒定機構有哪些
2021-03-24補償協議簽訂后,多久可以拿到補償款
2020-11-23試用期內企業能否解約
2021-02-11絕對控股的股東轉讓股權要通知他人嗎
2020-12-17眾籌與非法集資的界限
2020-11-10著作知識產權年限多久
2021-01-14有限合伙繳付出資有什么規定
2021-02-05刑訴發回重審能用簡易程序嗎
2020-12-23分手協議是指什么
2021-02-20物保無效人保對債務如何承擔
2020-12-02合同擔保的擔保方式有哪些呢
2020-11-17合同已經達成怎么不成立
2021-02-13如何申請財產保全
2020-12-05土地可以進行抵押嗎
2020-12-16先試用再和員工簽訂勞動合同可以嗎
2020-11-27經濟性裁員 如何才算合法
2021-03-21勞動爭議能追加被申請人嗎
2020-12-02人壽保險理賠所需哪些材料
2021-02-24保險公司有哪些重點問題
2020-12-08交通肇事逃逸后,被保險人哪些請求商業險賠付獲支持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