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國際私法中的意思自治原則是指合同當事人可以自由選擇處理合同糾紛的法律原則。確定合同的適用法律是最常見的原則。這一原則源于16世紀法國杜莫蘭的意思自治理論。他辯稱,合同應適用于當事人自己選擇的習慣,法院還應推定當事人打算對合同的實質性要素和效力適用何種習慣。對自治原則的一般限制包括:
(1)法律性質的限制。當事人只能選擇有關國家的任意法律,不能回避應適用的有關國家的強制性法律;所選擇的法律是實體法,而不是沖突法(2)對當事人主觀觀念的限制。當事人的選擇必須是善意的和合法的。(3)選擇對主體的限制。為了保護弱方的利益,強方選擇的法律不適用。
(4)對國內公共秩序的限制。所選擇的法律不能與國內公共秩序相沖突。關于如何理解意思自治,有幾種不同的觀點:
(1)根據當事人的選擇是否受到限制,可以分為無限意思自治和有限意思自治。前者是當事人可以選擇任何國家的法律;后者是指當事人只能在幾個特定國家選擇一個國家的法律或與當事人有關的國家的法律或合同。(2)根據法院是否允許推定當事人選擇法律的意圖,分為明示自治和默示自治。前者是在合同中明確法律選擇條款或口頭表達選擇法律的意圖。后者是指當事人沒有明確選擇法律。法院在處理糾紛時,往往根據合同的符號或字里行間推斷當事人選擇法律的含義。(3)根據合同是否可以分為若干部分來選擇適用法律,分為可分離的選擇自主權和不可分割的選擇自主權。前者可以將合同分為若干部分,并選擇適用的法律。后者只允許將合同視為一個整體,并選擇適用于合同所有方面的法律
現行法律中的意思自治原則的基礎是《民法通則》第4條第一款:民事活動應遵循自愿原則。二是合同法第四條:當事人有依法自愿訂立合同的權利,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干預。第三,在《民法基本法》中,法律從不同角度規定了意思自治原則,進而形成了民法的這一基本概念和原則
意思自治原則的存在和實現是以平等原則的存在和實現為基礎的,它衍生了新民法的基本原則。隨著私權神圣性和意思自治的過度發展,給社會結構和制度帶來了諸多不利因素。因此,人們以交易誠實信用、公共秩序和良好習慣以及禁止濫用權利的新民法原則來限制私權的神圣性和意思自治。從而使整個民法原則體系達到權利制衡的理想狀態,共同支撐和構建復雜的民法理論體系。綜上所述,以上是盧巴編纂的與國際私法自治原則有關的內容。通用域名格式。由此可見,意思自治原則的存在和實現是以平等原則的存在和實現為基礎的,平等原則是新民法的基本原則。隨著私權神圣性和意思自治的過度發展,給社會結構和制度帶來了諸多不利因素。我希望它能幫助你。如果您還有任何問題,歡迎在線咨詢律師關于luba的信息。com,我們將及時回答您的問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者在什么情形下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07企業違法法律顧問有責任嗎
2021-01-19對未成年人的保護國家法律規定的原則
2021-03-01交通事故傷殘鑒定的最佳時機是什么時候
2021-01-10合伙人的身份在什么情況下發生繼承
2021-03-17法律關于同居的規定有哪些
2020-11-19上級法院可交給下級法院審理的案件有哪些
2021-02-06在轉繼承糾紛中應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2021-03-20口頭協議和合同哪個會更好
2020-12-19個人獨資企業能否履行合同責任
2021-03-20因丈夫婚外戀訴離婚,妻子能否請求損害賠償
2021-02-11保險合同中保險人的主要義務是什么
2021-02-28車輛轉賣未告知保險公司,保險公司可拒賠嗎
2020-12-10保險公司能幫助索賠嗎
2020-11-25車禍受害人能告保險公司嗎
2021-01-27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14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應承擔被保險人的連帶責任嗎
2021-02-13網上意外保險理賠流程
2021-03-24洗車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拒賠可行嗎
2021-01-25無證推車遇事故 保險公司免賠嗎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