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離職的公司是否需要薪酬并不一定取決于不同的情況。根據《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的相關規定,如果員工自愿離職,則無經濟補償。但因違反《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而離職的,可以要求經濟補償。法定用人單位有法律過錯,勞動者自愿離職的,應當給予經濟補償。
法律依據如下:
在勞動合同履行過程中,勞動者自愿解除勞動合同有三種形式:
首先,根據《勞動合同法》第36條向用人單位提出辭職申請,經用人單位同意,協商一致解除合同。根據《勞動合同法》第37條,未經用人單位同意,應提前30天書面通知用人單位終止合同。30日期滿后,用人單位應當結清工資,辦理解除合同手續。
III.用人單位有《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規定的法定過錯的,勞動者可以隨時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合同。如果工人違反上述規定終止合同,終止合同是違法的。而不是賠償,,第三十七條勞動者可以提前三十日書面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員工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1)未按照勞動合同的規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2)未按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3)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七條勞動者可以提前三十日書面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員工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1)未按照勞動合同的規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2)未按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3)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4)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5)勞動合同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無效的;(6)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勞動合同
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在不事先通知用人單位的情況下立即解除勞動合同
這個問題分為兩個方面: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在某些情況下,如果雇主違反規定,他們必須支付一些賠償。如果您的情況更復雜,律師協會還提供在線律師咨詢服務。歡迎您參加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債權的時效抗辯權多久提出才是有效的
2020-12-09醫院治療失誤造成更大損傷追究誰的責任
2021-01-31租賃的企業環境違法由誰承擔責任
2021-02-11不按時發工資怎么辦
2021-03-02交通事故起訴程序有哪些
2021-01-07個人財產如何繼承給孩子
2020-11-17很少盡贍養義務能分撫恤金嗎
2021-02-26擔保合同無效怎么處理
2021-03-04債權擔保的方式
2021-02-20拆遷款遺產繼承法院怎么判
2021-02-15需要制定公司規章制度嗎
2020-11-25拖欠工資如何認定為債務
2021-03-23變更受益人法律有怎樣的規定
2021-01-18如何選擇境外旅游保險
2021-01-21航班取消怎么賠償
2021-03-13保險合同解除的特征是怎樣的
2020-11-20理賠金不因新標準變更 保險合同約定有效
2020-12-244s店試駕出車禍怎么賠償
2020-11-11交通事故傷人后保險公司理賠流程
2020-11-18車險新規:車險費率改革后,這些情況也納入責任賠償范圍
20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