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涉外仲裁與訴訟的區別
作為律師,要幫助當事人制定好涉外經濟合同的爭議條款,首先將面臨的問題是,將來如果出現糾紛用什么方式去解決,是選擇仲裁?還是選擇訴訟?要解決這一問題必須對涉外仲裁與訴訟之間的區別和特點有所了解,做到心中有數。涉外仲裁與訴訟的區別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管轄權產生的依據不同
仲裁機構的管轄權是非強制性的,是建立在雙方當事人之間協議的基礎上的,只有在當事人之間存在著將他們之間的爭議提交仲裁的協議,仲裁機構才有權審理他們之間的爭議??梢娭俨脵C構的管轄權來源于當事人之間的協議。另外,當事人之間的仲裁協議可以排除法院的管轄權。
(2)組織機構不同
仲裁機構一般都是民間性的組織,仲裁員不是由國家任命的,一般是由各常設機構列出仲裁人員名單,由雙方當事人在仲裁員名單中指定。因此,對雙方當事人來說,仲裁比訴訟具有較大的靈活性,有較多的自由。然而法院是國家的審判機關,是國家機器的主要組成部分,法院的法官都是由國家任命或選舉產生,爭議雙方當事人都沒有選擇法官的自由。
(3)審級制度不同
各國的仲裁裁決一般都采用一審終審制,仲裁庭的裁決是終局裁決,雙方當事人都不可以向法院起訴或向其他機關提示變更的請求(只有少數國家認為可以上訴,如《美國仲裁法案》的規定)。而法院訴訟一般都要二審以上才能終審。這便可能使爭議長期得不到解決。
(4)外國仲裁裁決與法院判決在承認與執行方面有所不同:
一國的仲裁裁決或法院判決在本國國內執行兩者無多大區別,它們都具有強制力,如果一方當事人不執行已生效的仲裁裁決或法院判決,另一方當事人都可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但是。如果一國的仲裁決或法院判決需要得到另一國法院的承認并執行就必須有國家之間的條約或互惠關系為前提。
目前,承認與執行外國仲裁裁決的最重要的國際公約是《聯合國承認與執行外國仲裁裁決公約》,該公約59年6月7日生效,有70多個國家和地區參加,我國已于86年12月加入該公約,從87年4月22日起對我國生效。而承認與執行外國法院判決的多邊公約不多,并且這些公約適用的范圍較窄。例如《關于撫養義務判決的承認與執行公約》上涉及到有關兒童撫養費判決的承認與執行問題。除此以外,這些公約都用相當多的篇幅規定了可以拒絕承認與執行外國法院判決的條件。與此相反,有關承認與執行外國法院判決的雙邊公約要比多邊公約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下班后在公司宿舍摔傷算工傷嗎
2021-01-03勞動爭議訴訟案件舉證的注意事項
2020-11-09把人撞了多久才負刑事責任
2021-03-23婚姻關系可以通過什么途徑解除
2021-01-28強制執行流程有哪些
2020-11-25進行虛假出資補足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2021-03-23發生交通事故致人死亡如何處理
2021-01-07交通事故怎么訴訟賠償
2021-03-01民法建筑物區分所有權
2020-11-17承攬合同和勞務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1-20事實勞動關系確認及工傷賠償
2021-01-11疫情期間工資怎么發
2021-03-11保險:意外傷害保險賠償標準包括哪些內容2020最新
2021-02-06飛機延誤險怎么賠償
2021-01-16人身保險合同的成立
2021-03-18廣西的商業車險二次費改
2021-01-22保險利益原則的目的和適用范圍是什么
2021-02-11盡早為老年幸福生活買單
2021-01-21有關土地承包合同變更案例
2021-02-11土地出讓合同能否保全
202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