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父能取消其繼承權嗎(《繼承法》有效期截止于2020年12月31日)
生父可以取消子女對自己遺產的繼承權,可以通過立遺囑的方式取消。
《繼承法》第十六條規定:公民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指定由法定繼承人的一人或者數人繼承。遺囑繼承是公民生前按法律規定處分遺產的方式之一,這項法律規定明確了公民可以通過遺囑繼承的方式,依照自己的意愿立下遺囑確定其遺產由誰繼承,為老年人充分行使其個人財產所有權以實現老有所養的最終愿望提供了一種法律上的有效保證,有利于晚輩更好地履行贍養義務。
由于遺囑繼承優先于法定繼承,雖然子女同屬第一法定繼承人,但根據權利義務相一致的原則,對于不盡贍養義務的不孝之子,老人可以通過立遺囑不準其繼承遺產,取消其法定繼承權。因為立遺囑是被繼承人處分其個人財產的單方面法律行為,無需征得繼承人的同意,只要所立遺囑是老人真實意思的表示,且內容合法有效,遺囑就具有法律效力。
繼承權的喪失,又稱繼承權的剝奪,是指依照法律規定在發生法定事由時取消繼承人繼承被繼承人遺產的權利。
繼承權的喪失可分為絕對喪失與相對喪失。繼承權的絕對喪失,又稱繼承權的終局喪失,是指因發生某種法定事由,繼承人的繼承權終局的喪失,該繼承人絕對不得也不能享有繼承權。繼承權的相對喪失,又稱繼承權的非終局喪失,是指因發生某種法定事由繼承人的繼承權喪失,但在具備一定條件時繼承人的繼承權最終也可不喪失。
二、繼承權的放棄與喪失的區別
繼承權的放棄和喪失,其結果都是不發生繼承遺產的結果,但兩者卻有明顯的區別。
1﹑放棄繼承權,是繼承人自愿放棄無償取得被繼承人的合法遺產的權利法。這種行為是出自繼承人自身內心意思的真實表示;喪失繼承權,是繼承人有《繼承法》第七條規定行為之一,經人民法院認定并作出判決而被剝奪其繼承權,這種被剝奪是依法強制執行的,不以被剝奪人的意志為轉移。
2﹑放棄繼承權必須在繼承開始之后,遺產處理之前用書面或口頭方式向其他繼承人表示,其效力可以追溯到繼承開始的時間;而喪失繼承權則可以發生后繼承開始之后,也可以發生在繼承開始之前,其顯示的方法是以人民法院的判決書的形式。
3﹑放棄繼承權是繼承人放棄自己繼承的一種權利,不受任何條件的限制,只要自己誠心的放棄表示即可,而喪失繼承權是依法剝奪繼承人的繼承權,這種被剝奪必須受《繼承法》第七條嚴格的法定限制,除外不能使繼承人喪失繼承權。
4﹑放棄繼承權的聲明可以在遺產處理前或在訴訟過程中收回,但需經人民法院依據其提出的理由作出決定;而喪失繼承權一旦由人民法院作出判決,則不能改變。
三、最新資訊(《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生效)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條?【遺囑處分個人財產】自然人可以依照本法規定立遺囑處分個人財產,并可以指定遺囑執行人。
自然人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指定由法定繼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數人繼承。
自然人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贈與國家、集體或者法定繼承人以外的組織、個人。
自然人可以依法設立遺囑信托。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對“生父能取消其繼承權嗎”所進行的解答,我們可以了解到生父可以取消子女對自己遺產的繼承權,可以通過立遺囑的方式取消。如果大家還想了解其他法律知識,律霸網還提供了專業的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再次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拆遷補償協議公證書的法律效力是怎樣的
2021-03-07解約定金指的是什么
2021-03-10效力待定合同的處理方法怎么規定
2020-11-16沒有領結婚證要離婚,小孩怎么判
2021-01-18子女對老人有哪些贍養義務
2020-12-24房屋征收補償決定送達后會發生什么
2021-01-14車禍怎么賠償傷者
2021-01-05人身損害中的醫療費該如何認定
2020-11-12委托代理合同是否要計征印花稅
2020-11-08居民商業產權是否征收房產稅
2021-01-10房產證糾紛如何維權
2021-01-08怎么申請復印勞動仲裁庭審記錄
2021-03-08公益崗糾紛是否勞動爭議
2021-01-10摔倒身亡算是意外嗎
2021-03-18家庭財產協議書如何寫
2021-01-09失能保險的給付方式是怎樣的
2021-03-18違反保險合同條款無法獲得賠償
2020-12-01人身保險的原則具體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04醉駕發生車禍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05分紅率和儲蓄利率的區別是什么
2021-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