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返還財產
返還財產是指合同被確認無效或撤銷后,合同雙方有權要求返還交付給另一方的財產,另一方有義務返還被接受財產的財產。返還財產有兩種形式:
第一種是單方面返還。單方返還是指一方根據無效合同從另一方獲得財產,并將財產返還給另一方;或者雙方雖已接受對方財物,但一方無違法行為,另一方有故意違法行為,無違法行為的一方有權要求返還財物,有故意違法行為的一方無權要求返還財物,另一方占用的財產應當依法上繳國庫。單方面返還是指將一方占有的另一方的財產返還給另一方。退的是原物,退的是原幣;;如果原始交付物是財產,則應返還財產
第二,雙方返還。雙方返還是指雙方在收到對方支付的財產后,將雙方的財產返還給對方。如果他們接受了財產,他們將歸還財產;如果錢被接受,它將被退回。如果雙方故意違法,則雙方從另一方獲得的所有財產應退還國庫。貼現補償
貼現補償是指當另一方因無效合同而獲得的財產無法返還或無需返還時,根據所獲得財產的價值,以金錢的形式向另一方進行補償的一種責任形式
3。損失賠償
根據《合同法》第58條,當合同被確認無效時,如果由于一方或雙方的過失給另一方造成損失,則另一方也應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此類損害賠償責任應具備以下要素:
(1)(2)債務人有過錯。這是損害賠償的一個重要因素。(3)故障行為與損失之間存在因果關系。如果合同雙方都有過錯,根據第58條,雙方應承擔相應的責任,即以過錯程度為準。如果一方的過失是主要原因,另一方是次要原因,則前者的責任大于后者的責任;所謂過錯的性質,如一方為故意,另一方為過失,故意方的責任應大于過失方的責任。非民事后果
合同被確認無效或撤銷后,除返還財產、賠償損失等民事法律后果外,特殊情況下也會發生非民事后果。《合同法》第59條明確規定,合同當事人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發生追回財產的法律后果,即當事人所取得的財產惡意串通損害國家利益,集體或者第三人應當追回并返還國家或者返還喪失的集體或者第三人。國有化不是民法救濟的手段,而是公法救濟的手段;它通常被稱為非民法的法律后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繼承人向法院表示要放棄繼承的,是否要做筆錄
2020-11-14運輸合同中稅款由誰承擔
2020-11-22什么是強制拆遷?強制拆遷的種類和程序
2020-11-16與外商投資有關規范性文件未公布的是依據嗎
2021-02-10公司法定代表人的刑事責任有哪些
2020-11-09立約定金轉為預付款可以嗎
2021-02-19暴力催收報警有用嗎
2020-12-17集資房和公租房有什么區別
2021-02-27農村自住建房傷亡賠償案件分析及對策有哪些
2020-12-11建筑工程保險的保險責任有哪些
2021-03-10伍某訴某保險公司人身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2-16被搶新車變舊車 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1-03-26明知患病仍承保 保險公司被判賠
2021-03-14保險投保人與受益人有什么異同點嗎
2020-11-24土地上如何設立承包經營權
2021-03-24農村換地協議書怎么寫
2020-12-29模擬拆遷是合法的嗎
2021-02-27沒有土地使用證拆遷補償款會發放嗎
2021-03-04什么時候建的房算是拆遷搶建
2020-12-17濟南給被征地農民發放養老保險費所費需手續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