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如何解除競業限制條款
根據中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如果公司想解除競業限制條款,可以與員工達成協議,或在支付員工三個月經濟補償金后解除競業限制條款
競業限制期間《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若干法律適用問題的解釋(四)》第九條,當用人單位要求終止競業限制協議時,如果雇員要求用人單位向雇員額外支付三個月的競業限制經濟補償金,人民法院應在解除競業限制協議時予以支持,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
關于競業禁止的若干問題
(一)職工是否應當對其非職務技能承擔競業禁止義務
非職務技術成果是指完成技術成果的人員所取得的成果,主要不是利用單位的物質條件,而是通過自身研究。非職務技術成果的使用權和轉讓權屬于完成技術成果的人。非在職技術成就者在將其技術轉讓給公司后,是否應在離開公司后承擔競業禁止義務?對此,筆者認為,非職務技術成果不承擔競業禁止義務。因為非職務技術成果的權利屬于完成人,完成人有權處理自己的技術成果。技術成果轉讓給本單位后,與本單位簽訂技術轉讓合同,雙方的權利和義務按照合同規定確定。如果任何一方未能正確履行合同,則僅承擔違反技術轉讓合同的責任。這與違反勞動合同性質的競業禁止合同的責任有本質區別(II)關于是否應向法定競業禁止義務人提供賠償的問題
法定競業禁止義務人是公司的董事、經理和合伙人,他們的利益與公司的利益密切相關。法律規定,公司與競業禁止義務人之間競業禁止的直接目的是維護公司的利益,最終受益人是競業禁止義務人。因此,無需對法定競業禁止義務人進行賠償。法律也沒有規定為法定競業禁止義務支付賠償金。因此作者認為,法律禁止的義務人不應得到賠償(三)競業禁止糾紛處理的程序問題違反法定競業禁止義務引起的糾紛的性質屬于當事人違反法律規定的糾紛侵犯公司的權益。當事人為解決爭議,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約定的競業禁止應單獨處理。如果勞動合同中存在競業限制條款,且雙方違反競業限制協議,則因違反勞動合同而產生的爭議應由仲裁部門根據現有法律安排事先予以承認和仲裁。如果競業禁止是在單獨的協議中規定的,例如保密協議,則不得首先對爭議進行仲裁。由于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后簽訂的保密協議不屬于勞動合同的范圍,競業禁止糾紛不適用勞動爭議處理程序,應當直接向法院提起訴訟。這符合國家科委的規定
上述知識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的回答。根據中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如果公司想要解除競業限制條款,可以與員工達成協議,或者在支付員工三個月的經濟補償金后解除競業限制條款。如果您需要法律幫助,歡迎您向lyba提供法律咨詢。com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支付撫養費需要收集哪些證據
2021-01-11公司增資糾紛的適用范圍
2020-12-28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是誰
2020-11-27都不要孩子法院會強行判嗎
2021-02-19拘留分哪幾種
2021-03-17專利代理人可以掛靠嗎
2021-01-02實現抵押權的要求是什么
2021-03-11交通事故賠償的流程是什么
2020-12-31酒駕處罰新標準
2021-01-07個人房屋抵押合同怎么寫
2020-11-14拘役算不算犯罪記錄
2021-02-09如何區分夫妻共同債務和夫妻個人債務
2020-12-21妻子是否可做丈夫法定監護人
2021-02-05交通事故傷殘評定方法是什么
2021-02-28公司連續加班是否違法
2020-12-04離婚雙方都簽字了是否立刻有效
2021-01-15男性可以申請人身保護令嗎
2021-01-16簽訂住宅購買合同的注意事項
2020-12-23通過房產中介買賣房屋有何風險
2021-03-18非全日制用工情況下勞動合同何時終止?
202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