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第51條對無權處分的有關規定規定:“無權處分他人財產的人經債權人認可或者無權處分的人在簽訂合同后取得處分權的,合同有效。”p>
在現實生活中,沒有處分權的人經常利用合同擅自處分他人的財產。如何處理這些合同的效力問題,是司法實踐中必須回答的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合同的法律效力問題,保護合法權利人的利益,有必要在統一的合同法中對此作出規定,所謂無權處分人是指無權處分他人財產的人,或擁有財產所有權但因其對財產的義務而不能自由處置財產的人。例如,如果a將某物出租給B使用,但B非法將其轉讓給C,B和C之間的銷售合同屬于因未經授權的處置而訂立的合同
因無權處分他人財產而簽訂的合同一般具有以下特點:
1無權處分他人財產的人。這里所說的處分是指法律意義上的處分,如財產轉讓、財產贈與、設立財產抵押權等。財產只能由有權處分的人處分,無權處分他人財產的人處分他人財產,是對他人財產的侵犯。即使享有共有權的共有人也只能依法處分其應得的部分,不得擅自處分共有財產。因為共有財產屬于所有共有人,共有人在未經其他共有人同意的情況下處置共有財產,這構成未經授權的處置行為。無權處分他人財產的人訂立的合同,必須經債權人事后認可,或者在合同訂立后取得處分財產的權利。這里的債權人是指有權處分財產的人。所謂批準,是指債權人表示同意處分財產的意思。此類批準可直接向買方或處置方作出;它可以是口頭的,也可以是書面的。無論以何種形式,批準都必須以明顯的方式進行,沉默和不作為不被視為批準。批準是一種單方面的意愿表達,其目的是使未經授權訂立的合同具有法律效力。未經債權人批準,因擅自處分而訂立的合同尚未生效。在批準前,買方可以解除合同;經批準后,本合同自訂立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任何一方均可根據本條規定要求另一方履行合同義務,無處分權人在訂立合同后取得處分權的,該合同仍然有效。無權處分的實質是處分人擅自處分他人財產,侵犯他人財產權。如果處分人在合同訂立后獲得財產權或財產處分權,則可以消除未經授權的處分狀態,從而使合同生效
如上所述,財產處分權只能由有權處分的人行使,無權處分他人財產的人處分他人財產,構成對他人財產的侵犯。即使享有共同財產共有權的共有人,也只能依法處分其應得的份額,不得擅自處分其他財產。欲了解更多法律知識,請訪問盧巴。com進行專業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侵權責任糾紛學生能否適用城鎮標準
2021-02-082020年侵害姓名權應負什么責任
2021-01-01非法集資罪的構成要件怎么規定
2020-11-22交通事故起訴起始時間是什么
2020-11-23審判監督程序與再審的區別
2021-03-12構成合同詐騙罪的主觀要件有哪些
2020-11-30擔保合同期限有多久
2021-02-24房子先更名還是先離婚
2020-12-25買小產權房要走什么程序
2021-03-23哺乳期內是否可以解除聘用合同
2021-03-18買人壽保險有哪些優勢
2021-02-09飛機起飛延誤賠償標準
2021-02-16“大奔”嗆水受損是否屬于保險事故
2020-12-19外國保險公司分公司的營運資金是多少
2021-03-19中國保監會有權檢查外資保險公司哪些狀況
2021-02-19發生車禍后保險都賠哪些費用
2020-12-05商業車險退保能退多少錢
2021-02-11保險法修訂免責條款的方法有哪些
2021-03-10投保人解除合同需要經被保險人同意是否合法
2021-01-07買保險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