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競業限制的脫敏期有多長
根據中國相關法律,競業限制協議的最長期限不超過2年,所以競業限制的脫敏期為2年
第23條【保密義務和競業限制】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為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有關的保密事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保密協議》中與員工約定競業限制條款,并同意在勞動合同終止或解除后的競業限制期內按月給予員工經濟補償。如果工人違反競業禁止協議,他應根據協議向雇主支付違約金
第24條【競業禁止的范圍和期限】競業禁止的人員應限于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人員和業主有保密義務的其他人員。競業禁止的范圍、地區和期限應由雇主和雇員商定。競業禁止協議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
勞動合同解除或終止后,前款規定的人員到與本單位有競爭關系的其他用人單位生產、經營類似產品或者從事類似業務的競業限制期,或自行開業生產、經營類似產品或從事類似業務不得超過兩年。員工需要為披露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1。違反保密協議和競業限制協議
一般來說,企業會與科技人員、行政人員、可能知悉技術秘密的人員或業務相關人員簽訂保密協議和競業限制條款。簽署保密協議并同意競業禁止條款的員工有保密義務。勞動合同解除或終止后,企業將在競業禁止期間按月給予員工經濟補償。但是,員工違反競業禁止協議的,應當按照協議向企業支付違約金。侵犯商業秘密可能構成犯罪
商業秘密是指不為公眾所知,能夠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企業已采取保密措施
員工有下列侵犯商業秘密行為之一,給企業造成重大損失的,可以構成侵犯商業秘密罪:
(1)以盜竊、利誘、欺詐等手段獲取企業商業秘密的,脅迫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
(2)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通過前款所述手段獲取的企業商業秘密
(3)披露,違反本協議或企業保守商業秘密的要求,使用或允許他人使用其擁有的商業秘密
應當注意,知道或應當知道前款所列行為的員工,使用或者泄露企業的商業秘密,視為侵犯商業秘密。侵犯商業秘密罪的刑事后果:(1)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后果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以上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的回答。根據中國相關法律規定,競業禁止協議的最長期限不超過2年,因此競業禁止的脫敏期為2年。如果你需要法律幫助,讀者可以去盧巴。com進行咨詢。盧巴。com擁有最專業的律師為您解答問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買方責任導致加工人無法按期完工還能否要求支付費用
2021-02-03投資公司多久可以變更
2021-01-25抵押擔保合同(樣本)
2020-12-20罰金屬于行政處罰嗎
2021-03-2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公證活動相關民事案件的若干規定》解讀之一
2021-02-03如何請律師
2021-03-06商標侵權如何處罰,處罰方式有哪些
2021-01-26個人還不起債務怎么辦
2020-12-27死者賠償標準應怎樣計算
2021-01-02改裝車輛上路是否合法
2021-03-20如何計算二次離婚的六個月時間
2021-03-10父母可以不當監護人嗎
2020-11-11房地產開發企業不正當經營會受到什么處罰
2021-01-31中介格式合同有什么陷阱
2021-03-25離職后公司扣工服折舊費違法嗎
2021-02-16無合同的居間費用怎么上稅
2021-02-20辭職在下個月發工資合法嗎
2021-01-24超市顧客摔傷賠償責任誰來負
2021-01-09勞務外包需要什么資質
2021-01-10辭退后有工資嗎
202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