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爭議仲裁時效——工傷
依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規定: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前款規定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的下列勞動爭議,適用本法:
(一)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
(二)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三)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
(四)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生的爭議;
(五)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由此可見,關于工傷的勞動爭議時效為1年。
相關知識:
申請勞動爭議仲裁程序
(1)案件受理階段。這一階段包括兩項工作:一是當事人在規定的時效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交請求仲裁的書面申請;二是案件受理。仲裁委員會在收到仲裁申請后一段時間內要做出受理或不受理的決定。
(2)調查取證階段。調查取證的目的是收集有關證據和材料,查明爭議實施,為下一步的調解或裁決做好準備工作。調查取證工作包括撰寫調查提綱,根據調查提綱進行有針對性的調查取證,核實調查結果和有關證據等。
(3)調解階段。仲裁庭在查明事實的基礎上,首先要做調解工作,努力促使雙方當事人自愿達成協議。對達成協議的仲裁庭還需制作仲裁調解書。
(4)裁決階段。經仲裁庭調解無效或仲裁調解書送達前當事人反悔,調解失敗的,勞動爭議的處理便進入裁決階段。仲裁庭的裁決要通過召開仲裁會議的形式做出。一般要經過庭審調查、雙方辯論和陳述等過程,最后由仲裁員對爭議事實進行充分協商,按照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做出裁決。仲裁庭做出裁決后應制作調解裁決書。當事人對裁決不服的,可在規定時間內向法院起訴。
(5)調解或裁決的執行階段。仲裁調解書自送達當事人之日起生效;仲裁裁決書在法定起訴期滿后生效。生效后的調解或裁決,當事雙方都應該自覺執行。
在實際中,勞動者如果和用人單位發生了勞動糾紛,可以通過勞動仲裁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如果你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安行政處罰公告告知多長時間有效
2021-01-11醫療事故罪需要的證據
2021-03-08律師能不能在企業擔任監事
2021-02-11碰撞痕跡鑒定結果不服怎么辦
2021-01-19賣假貨屬于詐騙罪嗎
2020-12-21判過刑的又醉駕算是累犯嗎
2020-11-12專有技術侵權糾紛是否適用專屬管轄
2020-11-24交通事故鑒定材料有哪些
2021-01-08企業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如何賠償
2021-01-03新《集體合同規定》注重對女職工特殊保護
2020-12-10如何向航空公司索賠損失
2020-12-31哪些情況下可以變更保險合同的主體
2021-01-15保險公司為什么拒絕賠償
2021-02-06交強險保額怎么計算
2021-02-17何為出口產品責任保險?
2020-11-08山林的承包期限是多少年
2021-03-16個人土地承包合同書
2021-01-10國有企業土地怎么轉讓
2021-02-26農村集體土地流轉程序是怎樣的
2020-11-24戶口遷出房屋變空心房,拆遷補償比正常房屋低嗎
20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