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賠償損失后合同是否仍然有效(《合同法》有效期至2020年12月31日)
如果違約方賠償了因違約造成的損失,且合同在終止前仍然有效,如果一方未能履行其合同義務或未能按照本協議履行其合同義務,則雙方需要履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107條【違約責任】,如果一方不履行其非貨幣債務或其非貨幣債務的履行不符合本協議的規定,則應承擔繼續履行、補救措施或損失賠償等違約責任,另一方當事人可以要求履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不能依法履行或者事實上不能履行(二)債務的標的物不適合強制履行或者履行成本過高(三)債權人未在合理期限內要求履行第112條[履行后損失的賠償和補救措施]如果一方當事人未履行其合同義務或不遵守本協議履行其合同義務,另一方在履行義務或采取補救措施后仍有其他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違約賠償金的計算標準
1。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另一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違約損失賠償的計算方法。因此,違約賠償金具有懲罰性特征,它不是基于非違約方遭受的損失。一般來說,合同違約金的上限不應超過實際損失的30%。但是,如果它太高或太低,它可以要求法院減少或增加它。《合同法》第114條第2款規定,如果約定的違約金低于造成的損失,當事人可以請求法院增加違約金;如果約定的違約賠償金高于造成的損失,當事人可以請求法院適當減少。作為計算損失金額基礎的市場價格通常應為履約地點的市場價格。如果履約地點沒有市場且難以確定客觀市場價格,則在這種情況下,應使用買方最有可能購買替代品地點的市場價格加上合理的運輸費用作為計算損失金額的基礎。最新信息(自2021年1月1日起生效)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580條
如果一方不履行其非金錢義務或其非金錢義務的履行不符合協議,另一方可要求履行,但下列情況除外:
(一)在法律上或者事實上不能履行的;(二)債務標的不適合強制履行或者履行成本過高的;(三)債權人在合理期限內未請求履行的
因前款規定的除外情形之一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可以根據債權人的請求終止合同權利義務關系第583條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不按照約定履行合同義務,另一方在履行義務或者采取補救措施后仍有其他損失的,賠償損失
以上知識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的回答。如果違約方賠償了因違約造成的損失,且合同在終止前仍然有效,雙方需要履行合同義務。如果需要法律幫助,讀者可以到luba.com咨詢。luba.com有專業律師為您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子女探視權是指什么
2020-11-17侵權方能否繼續使用商標
2020-11-29釣魚執法是否具有合法性
2020-11-12買二手房注意事項
2021-02-07勞務合同和務工證明有什么區別
2020-12-26董事監事是否屬于勞動關系
2021-02-23因丈夫婚外戀訴離婚,妻子能否請求損害賠償
2021-02-11勞動爭議的調解組織有哪些?
2021-03-07航班延誤保險賠償問題
2020-12-20如何提高理賠效率
2021-01-05海上保險合同保險標的規定
2021-03-16交通事故本車人員受害能否要求保險公司賠償
2021-02-06保險公司在該案中應否理賠
2020-11-26駕駛沒保險的車出事故怎么辦
2021-02-15保險原則具體包括哪些
2021-02-08我有一塊出讓土地可以申請建房嗎
2021-01-09土地出讓金與征地費有什么區別
2021-02-24拆遷補償標準應當立即廢除嗎
2021-03-22增加安置住房面積如何交款
2021-01-21國家對拆遷安置補償是怎樣規定的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