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合同中約定的損害賠償上限是否有效(《合同法》有效期至2020年12月31日)
只要雙方具有民事行為能力,合同中約定的損害賠償上限具有法律效力,表達真實意思,不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無效合同的法律情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一)一方以欺詐或脅迫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2)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第三方利益(3)以法律形式掩蓋非法目的(4)損害社會公共利益(5)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
第113條【損害賠償范圍】如果一方不履行其合同義務或不按照本協(xié)議履行其合同義務,給另一方造成損失,損失賠償金額應相當于違約造成的損失,包括履行合同后能夠獲得的利益,如果經(jīng)營者在向消費者提供商品或服務時存在欺詐行為,則不應超過違約方在訂立合同時已預見或應預見的違約可能造成的損失,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guī)定承擔損害賠償責任。違約責任的免責事由是什么
免責事由,又稱免責條件,是指當事人因其違約行為而免于承擔違約責任的事由。合同法中的免責事由可分為兩類:法定免責事由和約定免責事由。法定免責是指法律直接規(guī)定的免責,可以在未經(jīng)雙方同意的情況下援引,主要指不可抗力;約定的免責理由是指雙方約定的免責條款。不可抗力的要素是:
(1)不可預見的,即雙方不知道是否、何時、何地以及情況如何。這應該根據(jù)普通人的遠見來判斷
(2)不可避免的,即無論雙方采取何種措施,甚至盡最大努力,事件的發(fā)生都無法預防或避免
<3)無法克服的,即,(4)客觀情況,即當事人行為以外的客觀現(xiàn)象(包括第三方的行為)
III.最新信息(自2021年1月1日起生效)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143條
符合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公共秩序和良好習慣的強制性規(guī)定
上述知識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的回答。如果合同規(guī)定了損害賠償?shù)纳舷蓿灰p方當事人具有民事行為能力,表達了真實意思,不違反法律規(guī)定,則具有法律效力。如果您需要法律幫助,讀者可以訪問luba.com進行咨詢。Luba.com有專業(yè)律師為您解答問題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字體侵權按什么賠償
2020-12-10不可抗力及違約責任的免除
2020-11-14交通事故糾紛司法解釋
2021-01-30分居半年可以起訴離婚嗎
2020-12-22工傷有工資嗎,工傷工資怎么規(guī)定的
2020-11-28購房合同備案流程是什么,購房合同備案有什么好處
2021-02-07競業(yè)限制補償金有哪些規(guī)定
2020-11-14工會經(jīng)費上繳比例是多少
2020-12-10試用期、服務期是如何確定的
2021-02-03員工實習期間應得工資
2020-12-06辭退過了醫(yī)療期的員工如何賠償
2020-12-28企業(yè)污水污染魚塘該賠償嗎
2021-03-12勞動監(jiān)察撤訴會通知嗎
2021-01-07非直系親屬可以做投保人嗎
2021-02-12保險合同中的默示保證是什么意思
2021-03-05車上人員險何時不賠償
2021-01-09怎樣提高保險理賠效率
2020-12-01疲勞駕駛出車禍保險賠嗎
2021-01-24簽了保險合同什么情況可以解除
2020-12-17拼車族應該如何購買車險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