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放棄行政復議權的協議是否有效(《合同法》有效期至2020年12月31日)
如果協議中同意放棄行政復議,則該協議違反法律規定,因此無效。行政復議是法律賦予的權利,不得協議放棄。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五十二條【無效合同的法律情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一)一方以欺詐或脅迫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2)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第三方利益(3)以法律形式掩蓋非法目的(4)損害社會公共利益(5)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可以自知道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十日內申請行政復議;但是,除非法律規定的申請期限超過60天,如果法定申請期限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正當理由而延遲,申請期限自障礙消除之日起繼續計算
行政復議法第九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可以自知道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十日內申請行政復議;但是,除非法律規定的申請期限超過60天,如果法定申請期限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正當原因而延遲,申請自障礙消除之日起繼續計算。相應補充了《行政復議法實施條例》第十五條。本條規定,《行政復議法》第九條第一款規定的行政復議申請期限的計算,依照下列規定辦理:
(一)當場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二)直接送達具體行政行為的法律文書的,從被送達人簽收之日起計算。(三)郵寄送達具體行政行為的法律文書的,自收件人在郵件回執上簽字之日起計算;無送達回執的,自被送達人在送達回執上簽名之日起計算。(四)依法以公告方式通知收件人的具體行政行為,行政機關在作出具體行政行為時未通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事后補充通知的,自公告規定的期限屆滿之日起計算,被申請人能夠證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知道具體行政行為的,自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收到行政機關補充通知之日起計算,行政機關作出具體行政行為,應當依法向有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送達法律文書,但未送達的,自證據材料證明知悉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計算,視為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不知道具體行政行為
III.最新信息(自2021年1月1日起生效)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143條
符合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公共秩序和良好習慣的強制性規定
上述知識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的回答。協議約定放棄行政復議的,該協議違反法律規定無效。行政復議是法律賦予的權利,不能協議放棄。如果您需要法律幫助,讀者可以訪問luba.com進行咨詢。Luba.com有專業律師為您解答問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打人致骨折輕傷二級要賠多少錢
2021-02-06房屋賣了多久就可以免除責任
2021-02-28船舶承租人自營船舶是否要取得船舶管理資質
2021-01-26試用期對單位有何作用
2021-02-12廠里不允許辭職去勞動局有用嗎
2021-02-01民法典草案中婚姻家庭篇都有哪些新規定
2020-12-16離婚后孩子的探望權婚姻法如何規定
2020-12-07房產贈與合同可以延遲生效嗎
2021-01-21合并審理是否能超越級別管轄
2020-11-08中介不退錢去哪里投訴
2020-12-18學校為什么不能建集資房
2020-12-27產品責任險的除外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25海洋貨物運輸保險單
2020-12-22父母可以給成年子女購買死亡險嗎
2021-01-10貿易合同中對保險的約定是怎樣的
2021-02-14保險合同解釋原則有哪些
2021-02-18車輛轉借他人 保險不牢靠
2020-11-12精神病人自殺,保險公司應否理賠
2020-12-04保險經營的相關知識有哪些
2021-02-07投保人未按照規定期限支付保險費有哪些法律后果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