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看合同就簽字是否有效(《合同法》有效期:2020年12月31日)
如果您不看合同內容就簽字,如果合同明顯不公平或存在重大誤解,當事人可以申請解除本合同,解除后本合同對下列合同不具有法律效力
(I)因重大誤解而訂立的
(2)在訂立合同時,如果一方以欺詐、脅迫或利用他人危險的手段,使對方當事人違背真實意思訂立合同的,受害人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合同
當事人請求變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不得撤銷合同
第五十五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銷權消滅:
(1)享有撤銷權的一方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原因之日起一年內未行使撤銷權有撤銷權的一方當事人在知道撤銷原因后,明確表示或以自己的行為放棄撤銷權
第56條[原無效和部分有效]無效合同或被撤銷的合同從一開始就不具有法律約束力。如果合同的一部分無效且不影響其他部分的有效性,則其他部分應保持有效
II.合同的主要誤解類型
1.對合同性質的誤解。因為合同的性質往往決定了合同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例如,將銷售合同誤解為禮品合同,必然會改變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從而違反雙方的初衷。因此,對合同的性質應為重大誤解
2.另一方的誤解。在立即解決或沒有個人性質的合同中,另一方的誤解通常不構成影響合同效力的重大誤解,因為權利和義務本合同雙方當事人的身份不會因具體當事人的不同而發生重大變化,但在基于當事人信用(信托、委托、存款、信用)的合同中,基于某種感情或特殊身份關系的合同(如禮品、免費貸款等),或基于雙方特定技能的合同(如履約和加工合同),另一方的誤解顯然屬于重大誤解
3.對目標品種的誤解。如果冰箱被誤解為冰箱。由于對標的物的誤解屬于對合同標的物本身的誤解,因此會導致對標的物質量的誤解。將贗品視為真品,將合金視為純金是一種重大誤解。然而,只有誤解對標的物的非主要功能或效用的認定不是重大誤解
5.對標的物的數量、包裝、履行方式、履行地點和履行期限的誤解。如果上述誤解對誤解造成重大損失,應將其歸類為重大誤會。如果未對誤會造成重大損失,則不屬于重大誤會。
III.最新信息(《民法典》將于2021年1月1日生效)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146條【虛假陳述和隱瞞的效力】行為人與對方當事人以虛假意思表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以虛假意思表示的隱匿民事法律行為的效力,依照有關法律第147條的規定處理。
【基于重大誤解的民事法律行為的效力】對于基于重大誤解的民事法律行為,行為人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151條【明顯不公平民事法律行為的效力】如果一方利用另一方處于危險和缺乏判斷力的情況,在成立時造成明顯不公平的民事法律行為,受害方有權要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撤銷該行為
小編對相關法律的回答是l問題。如果您未查看合同內容就簽署合同,如果合同明顯不公平或存在重大誤解,雙方可以申請解除合同,解除后合同將不具有法律效力。如果您需要法律幫助,讀者可以訪問luba.com咨詢。Luba、 com有專業律師為您解答問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起草合同注意事項
2020-11-08交通違法行為處罰時效多久
2021-02-20道路交通事故協議書格式
2021-03-20被車撞斷腿怎么索賠
2020-11-22對單位處分不服可以仲裁嗎
2021-01-02資金拆借定義以及要遵循的原則是什么
2021-03-10和外國人結婚國內能查到嗎
2021-01-12向外國請求送達文書,請求書應載明內容
2021-03-04學校沒收手機是違法嗎
2020-12-17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否存在未遂狀態
2020-12-29重組家庭繼子女有沒有代位繼承權
2021-03-25撫恤金的發放標準是怎樣的
2020-12-01信用卡多久不還上征信
2021-01-25清償被繼承人債務的準則是什么
2020-11-24勞務派遣單位違反勞務合同承擔什么責任
2021-03-02農民工意外死亡最少獲賠額為多少?
2021-02-26疫情春節停工期間工資怎么算
2021-01-23人壽保險合同的基本條款有哪些,哪些人壽保險合同無效
2021-02-28環境污染責任保險是否屬于商業險
2020-12-12保險欺詐有哪些情形
20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