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決定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作如下修改:
I.將第五十七條修改為:“經營勞務派遣業務,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注冊資本不少于200萬元人民幣;(II)擁有適合業務發展的固定營業場所和設施;(三)有符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勞務派遣管理制度;(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經營勞務派遣業務,應當依法向勞動行政部門申請行政許可;經批準的,依法辦理相應的公司登記。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經營勞務派遣業務。
2。將第13條第6款修正為:“被派遣勞動者享有與用人單位勞動者同工同酬的權利。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同工同酬的原則,對派遣勞動者和本單位同崗位勞動者實行相同的勞動報酬分配辦法。用人單位沒有相同崗位勞動者的,參照用人單位所在地相同或者類似崗位勞動者的勞動報酬確定
“勞務派遣單位與被派遣勞動者訂立的勞動合同和與用人單位訂立的勞務派遣協議中規定或者約定支付給被派遣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應當符合前款規定。”
三、將第六十六條修改為:勞動合同制用工是我國企業的基本用工形式。勞務派遣用工是一種補充形式,只能在臨時性、輔助性或替代性崗位上實施。
前款所稱臨時性工作,是指持續時間不超過六個月的工作;輔助崗位是指為主營業務崗位提供服務的非主營業務崗位;替代性工作是指由于休班學習、休假等原因,在一定時間內可以被其他員工替代的工作。用人單位應當嚴格控制勞務派遣人員的數量,不得超過其就業總量的一定比例。具體比例由國務院勞動行政部門規定。
四、第九十二條修改為:違反本法規定,擅自從事勞務派遣業務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并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可以處5萬元以下的罰款。
勞務派遣單位、用人單位違反本法有關勞務派遣的規定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以每人5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的罰款,吊銷《勞務派遣業務許可證》。用人單位對被派遣勞動者造成損害的,由勞務派遣單位和用人單位承擔連帶賠償責任?!?/P>
本決定自2013年7月1日起生效。
有一些問題需要通過溝通解決。如果您對內容不清楚,希望了解更多,建議您及時向lba.com的在線律師尋求幫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熊**破壞軍人婚姻案
2021-01-13對于涉外婚姻的規定有哪些
2020-12-19公司未設立已經出資款項如何返還
2021-02-17企業債權債務分析
2020-12-02配偶是否承擔婚前債務
2020-12-09合同債權質押的法律效力應包括什么內容
2021-03-19貨物質量糾紛能否終止買賣合同糾紛
2021-02-06不履行裝修合同工商怎么處罰
2021-01-23中介租房手續費是多少
2021-02-18無產權證房產轉讓可否公證
2021-03-04公司盜用他人信息入職如何處罰
2021-01-06勞務分包合同雇主是否可以免責
2021-03-23沒有終止合同單位停了五險一金怎么辦
2020-12-09人身意外險的除外責任有哪些
2020-11-26產品責任險的由來和發展
2020-11-18飛機延誤險的具體規定是如何的
2020-12-31汽車車身險保險金額的如何確定
2021-01-19本案保險合同中免責條款無效嗎
2020-12-12誰負責對外資保險公司實施監督管理
2021-01-13《健康保險管理辦法》罰款額度是多少
20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