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勞動合同法》第22條勞動者違反服務期限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違約金的金額不得超過業主提供的培訓費用。如果雇主和工人就服務期達成一致,雇主要求勞動者支付的違約賠償金不得超過服務期未完成部分應分攤的培訓費用,根據正常的工資調整機制,不影響勞動者在服務期內勞動報酬的提高
第23條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有關的保密事項
對于負有保密義務的員工,雇主可以在勞動合同或保密協議中與員工約定競業限制條款,并同意在勞動合同終止或解除后的競業限制期內按月給予員工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禁止協議的,應當按照協議第25條的規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但本法第22條、第23條規定的情形除外,用人單位不得與勞動者約定由勞動者承擔違約金。勞動合同違約責任的承擔方式
關于違約責任的承擔方式,我國《合同法》規定了繼續履行、賠償損失、采取補救措施、支付違約金、執行保證金等形式。勞動合同違約責任模式,考慮到勞動合同的特殊性,結合國外勞動合同違約責任方式的規定,應以持續履行和損失賠償為主,輔以預防和補救措施,如禁令和聲明。違約金和定金模式不適用于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違約責任場合。持續履行,又稱實際履行或具體履行,是指當違約方不履行合同時,另一方要求違約方繼續履行其義務的方式。特別是當單位違約時,應首先承擔持續履行的責任,承擔勞動合同違約責任,這對于在競爭日益激烈、行業相對困難的情況下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十分重要。應注意的是,只有在業主違約的情況下才能繼續履行。如果工人違反合同,雇主通常不能調用實際績效系統。這是因為勞動合同具有個人依賴性。如果強迫勞動者提供勞務,就等于對債務人的人身自由進行強制,,這與現代社會尊重人格、保護人身自由的基本價值觀相違背
相關知識:
勞動法律法規對用人單位的培訓費作了嚴格規定,以補償員工違約金:
I.培訓費:指“由雇主出資為雇員提供的各種技術培訓(指有貨幣支付證書的情況)”的費用。關鍵是公司要拿到證書,它是員工各種技術培訓的支付貨幣證書。如果培訓費是真實的,則還應“根據勞動合同期限平均分攤出資額,并根據員工履行的合同期限逐步支付”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轉讓股東會決議范本
2021-01-04留置權成立需要滿足的條件是什么
2021-02-20哪個部門宣告申請公司的設立是無效的
2021-02-24工作中猝死公司應該負什么責任
2021-01-18船舶代理費誰支付的
2021-02-12怎么取回自己的房產證
2020-12-15有簽名沒有公章的合同是否有效
2021-02-11調解能確定勞動關系嗎
2020-12-28什么情況被判定為勞動仲裁證據不足
2020-12-27海上貨物運輸保險概述
2021-01-03婚內投保婚后保險單是否要分
2021-03-22保險合同變更申請書的內容
2021-02-06保險合同中免責條款的效力
2020-11-23對保險公司的組織機構的規定是怎么樣
2021-02-02對拆遷補償方案不滿意怎么辦
2020-12-21如何辦理拆遷安置房手續
2021-02-08拆遷房沒有房產證能獲得補償嗎
2021-03-17農村拆遷補償標準,按時拆遷補償多少
2020-12-16門面沒營業執照拆遷怎么賠償
2021-01-05在拆遷補償安置階段中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