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剛曾經是一家汽車修理廠的員工。由于企業生產經營困難,無法安排劉剛。劉剛于2000年1月進入企業再就業服務中心。雙方簽署《再就業服務中心管理協議》(以下簡稱協議)。同年10月19日,劉剛申請自雇。再就業服務中心根據《勞動法》及相關規定與劉剛解除協議,解除勞動合同,并向劉剛支付經濟補償金。為了鼓勵下崗職工盡快實現再就業,北京也制定了相應的政策。根據不同的再就業方式,他們可以享受剩余資金。最后在辦理手續時,劉剛遇到了阻力。廠長說,企業財務困難,已經支付了經濟補償,無法支付剩余資金。劉剛被要求放棄。如果他不放棄,企業將不辦理自營職業的相關手續。為了盡快實現再就業,享受政府的優惠政策,劉剛不得不同意企業的意見,即企業不支付劉剛的余款,而應在“勞動合同收尾款表”上簽字。2000年11月9日,企業在劉剛背后開立現金賬戶,表明劉剛已將余額5232元返還給企業,以實現收支平衡。事后,劉剛認為該企業的行為侵犯了他的合法權益。在上訴期內,,他向仲裁委員會起訴該企業,要求該企業補發基金余額5232元
仲裁結果某汽車修理廠補發劉剛基金余額5232元
評估與分析:《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58條規定的無效民事行為類型我國民法通則包括一方以欺詐、脅迫或者利用他人危險使另一方違背其真實意思的行為,無效的民事行為自行為發生之日起不具有法律約束力。《勞動法》第18條也規定了類似的內容,表明構成脅迫民事行為的必要要件之一是一方有違法行為,表現為脅迫損害另一方或他人的合法權益,脅迫的內容是違法的。乘人之危是指一方利用另一方的危機,迫使另一方違背自己的真實意愿的行為。1998年7月21日,本市印發了《北京市再就業服務中心管理條例》,其中第15條規定了再就業服務中心的激勵政策“為了鼓勵下崗職工盡快實現再就業,如果他們在第一年內實現再就業,他們可以將當年社會保險費的余額支付給下崗職工本人2000年1月,進一步放寬下崗職工再就業的財政補貼政策出臺。除上述規定外,他們還可以根據不同的再就業方式享受第二年的財政補貼。在這種情況下,為了享受這些激勵政策,盡快實現再就業,這是無可厚非的。修理廠利用劉剛的緊迫感,要求他在同意辦理自營職業手續之前交出資金余額。這是一種損害員工經濟利益的威脅,是非法的,違反現行政策。雖然修理廠提供的《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表》是劉剛簽署的,但在修理廠的脅迫下,這違背了劉剛的真實意圖,委員會對此不予確認。這是一項無效的民事行為,從行為開始就沒有法律約束力。因此,仲裁裁決:修理廠補發劉剛的資金余額5232元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婚內出軌可以判幾年
2021-02-1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訴訟時效屆滿能否重新確認債權的幾個批復附解析
2020-12-04酒吧要辦什么證件經營
2020-11-17公司法人變更是否影響債務承擔
2021-01-05股權眾籌融資的概述
2020-12-29申請法官回避的時限
2020-12-16如何證明個人財產與債務無關
2021-01-16安置房沒滿5年可以做抵押嗎
2020-12-14裝飾公司用假材料如何處罰
2021-01-01正常離職有沒有補償金
2021-02-18企業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如何賠償
2021-01-03公司不承認與員工有勞動關系怎么辦
2021-02-03兒子非親生離婚可以得到精神損失賠償嗎
2021-02-16企業不執行勞動調解協議怎么辦
2021-03-21遲到可以辭退嗎
2021-03-15投資型保險購買注意事項
2021-01-28買重疾險的相關解析
2021-02-16旅行社責任險與旅游意外險有什么不同
2020-12-07投保人身保險應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2021-01-14外資保險公司籌建工作完成時間是多久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