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家感慨“錢都去哪了”的同時,有網友發現賬單中有一行不明顯的小字:“我同意《xx服務協議》”,賬單頁面匯選擇框內,系統已經幫用戶默認選擇同意。對此,有用戶對此提出侵犯用戶隱私質疑,隨后輿論開始迅速發酵。
默認用戶同意存在風險,該賬單和查看《xx服務協議》沒有關聯,取消同意,依然可以查看年度賬單。而用戶如果沒注意到,就會被動默認,支付平臺將收集用戶信息,包括在第三方保存的信息。此舉涉嫌侵犯消費者選擇權。
現在,據有關消息稱,網信辦已就“年度賬單事件”約談當事企業負責人,指出其收集使用個人信息的方式不符合《個人信息安全規范》,違背《個人信息保護倡議》,應加強對支付平臺的全面排查,進行專項整頓。支付平臺和**信用表示將全面整改。
如何保護個人信息
那么,平時大家需要注意什么呢?繳費單據信息可能被利用。繳納水電費的單據包含姓名、地址等信息,大家應妥善處理這些單據,在丟棄之前涂抹掉個人信息,以防被他人利用。身份證復印件可能被盜用。人們參加職業考試時,身份證復印件必不可少,需要留意的是,多余復印件要收好,不然可能被別人冒用辦理銀行開戶等業務。填寫調查問卷可能泄露真實信息。街頭或網絡上的調查問卷,往往需要大家填寫真實姓名、住址、職業等信息,無形中竊取了用戶信息,因此參與問卷調查時盡量模糊個人真實信息。朋友圈曬照可能暴露行程。不少網友習慣在朋友圈曬照,不自覺中曝光了個人行程、登機牌、火車票等信息,提醒大家曬照時對圖片中隱含的信息進行遮擋或打碼。
手機端的信息安全很重要
專業人士稱,智能手機越來越普及,然而很多人在手機中保存了大量的個人信息,一旦泄露可能會帶來麻煩,因此,需要注意以下四點來防止個人信息的泄露。一是連接風險WiFi熱點。不少人在出門時習慣連接公共WiFi,卻忽視了虛假WiFi竊取用戶個人信息的風險。如果想要蹭WiFi一定要使用安全軟件,對身邊風險WiFi進行識別。其二是病毒APP后臺竊取信息。用戶有時會從手機論壇下載應用,不小心就會被植入木馬病毒,導致信息泄露。因此,用戶下載時要選擇正規渠道,或者使用殺毒軟件,查殺竊取隱私類等風險軟件。
手機號注冊易暴露社交關系。很多用戶在注冊各類網站賬戶時,都習慣使用手機號注冊。這也讓“有心人”通過手機號就輕松查到其社會關系、網絡賬戶等。在防范方面,用戶不僅要避免使用手機號注冊,并定期修改密碼,同時在手機被頻繁的短信和電話騷擾時,可以借助安全軟件進行攔截,免除后顧之憂。還有舊手機信息泄露。人們在淘汰手機時要使用專業的清理工具對資料進行刪除。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怎樣保護個人信息”這個問題進行的解答,支付平臺年度賬單雖然可以讓用戶直觀了解自己的消費情況,但支付寶也避免不了收集用戶隱私的嫌疑。讀者如果有法律咨詢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借款合同違約責任的形式
2020-12-12社區戒毒可以銷案底嗎
2021-03-05小孩的撫養權能寫進婚內協議嗎
2021-01-25剝奪子女監護權的情形有什么
2020-12-21民事調解強制執行可以申訴嗎
2021-02-02房屋買賣抵押權還在嗎
2021-02-06對方虛假數據下簽的合同有效嗎
2021-01-10買房注意購房合同的九個看點
2020-11-27離婚了房產證是兩個人的名字還需要更改嗎
2021-02-08離婚房產如何評估
2021-01-07人身意外險賠償給誰
2020-12-22飛機延誤酒店怎么處理,飛機延誤無法按時入住酒店怎么辦
2021-01-16國內貨物運輸保險的定義是什么
2020-12-27廣西保監局:新型人身保險不宜與金融產品片面比較
2021-02-13汽車被淹該怎么理賠
2020-11-11交通事故造成車輛損壞的,保險公司是否可以不予理賠
2021-01-09分紅保險的特點與分配方式分別是什么
2020-12-09保險公司在投保中有哪些義務呢
2021-01-16關于取消國際貨運代理企業名稱變更審批規定的通知內容是什么
2021-01-12為什么買保險
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