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合同法》第58條,合同無效產生的若干法律后果是:返還財產或折價賠償和損失賠償。在損失賠償環節中,除了為履行合同實際支付的費用外,損失的范圍是否包括實際履行合同后可獲得的履約利益的損失。觀點焦點
在一個案例中,就上述問題發生爭議
甲方承包了乙方的一家磚廠,合同簽訂后,為了滿足生產經營的需要,甲方增加了生產設備,修建了磚窯。在甲方實際開展業務和履行合同之前,雙方簽訂的合同因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主要是由于乙方的過錯)而被確認無效。甲方隨后向法院起訴,要求乙方賠償購買生產設備和建造生產磚窯所產生的費用,并要求乙方賠償合同期內可獲得的經營利潤,甲方的主張能否得到法院的支持
III.實踐分析
合同無效是指合同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或法律特別規定的情形。雖然合同是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但合同受到法律保護和承認的法律后果不可能發生。合同一經確認無效,其無效后果自合同訂立之日起發生。因履行無效合同而取得的財產和實物應予以返還。因一方過錯導致合同無效的,應當賠償另一方因此造成的損失。如果雙方都有過錯,應根據過錯程度分擔損失
在這種情況下,雙方爭議的焦點是合同經營利潤能否得到支持。實際上,它涉及到無效合同造成損失的賠償范圍。首先,無效合同損失的性質是什么?有些人認為這是違約責任。筆者認為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因為違約責任存在的前提是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其性質屬于有效合同債務。無效合同從一開始就沒有法律效力。無效合同的損失不同于有效合同債務。第二,締約過失責任的主要承擔方式是損害賠償,損害賠償的對象是信賴利益。信賴利益損失,是指合同當事人認為合同已經有效成立,但由于法律原因合同沒有成立、無效或者被撤銷,其損失表現為現有財產的減少,即:,為準備履行合同而發生的經濟費用。與信賴利益相對應的概念是履行利益(又稱預期利益),是指合同有效成立時,當事人因履行合同而能夠獲得的利益。兩者適用于不同的情況。前者適用于合同無效的情況,后者適用于合同有效的情況
在這種情況下,甲方要求乙方賠償從合同中獲得的營業利潤,其實質上屬于履約利益。由于雙方簽訂的合同不具有法律效力,甲方的營業利潤損失索賠不能成立。但是,甲方主張的購買生產設備和建造磚窯的費用屬于信托利益的范疇,應受法律保護。如果甲方在合同無效的情況下也有過錯,也應在過錯范圍內承擔相應的責任
如果由于一方的過錯導致合同無效,則需要賠償另一方因此而遭受的經濟損失,因履行無效合同而取得的財產、實物予以返還。締約過失責任的主要承擔方式是損害賠償。以上就是你問題的答案。你可以咨詢律霸.com的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上市流程是什么
2021-01-09醉駕拘役在里受苦嗎
2021-01-14企業違反什么工會可以依法要求誰承擔責任
2021-01-02未支付股權轉讓款是否應承擔債務
2021-01-08商標權是否應做攤銷
2020-11-11留置時間一般不得超過幾個月
2021-03-18被財產保全后能否也申請財產保全
2020-12-01農民工討薪有哪些途徑
2021-01-02什么是遺囑 怎樣立遺囑
2021-02-07中介方沒有告知要擔責嗎
2021-02-12唯一住房如何豁免執行
2021-01-08未登記的房產能繼承嗎
2020-12-16工齡認定在勞動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1-03-23勞動糾紛處理時效
2021-03-13企業財產最低起保費是多少
2020-12-19產品責任險條款(國內)
2020-11-20肖X人身保險合同糾紛一案的民事判決書
2020-11-12原告張某訴某保險公司保險合同糾紛一案
2021-01-17推進保險業 依法攻陷消費者心理陰影
2020-11-16車禍致殘該怎么理賠
20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