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無效或取消的法律后果是什么?如果合同無效或取消,雙方仍應承擔以下民事責任:
1。財產返還
財產返還是指合同當事人有權要求返還合同被確認無效或解除后交付給另一方的財產,接受財產的一方有義務返還財產。合同無效或被撤銷后,意味著雙方之間不存在合同關系,因此雙方的財產狀況應恢復到與未訂立合同時相同的狀態。返還財產的目的是將財產關系恢復到合同訂立前的狀態。因此,無論接受財產的一方是否有過錯,它都應該有返還財產的義務。但是,財產返還主要適用于已經履行的情況。如果當事人根本沒有開始履行,或者財產尚未交付,財產返還原則不應適用于無效合同或解除合同,財產返還可分為兩種情況:
(1)單方面返還財產。這種情況主要適用于一方當事人故意違法的情況,即一方當事人故意違法訂立合同時,應當將從無意當事人處取得的財產返還給另一方當事人,非故意方從故意方取得的財產,應當上繳國家。例如,如果一方以欺詐方式與另一方訂立合同,欺詐方應單方面返還另一方的財產,另一方從欺詐方獲得的財產應移交給國家。此外,單方返還還包括以下情形,即如果合同一方已履行合同,而另一方未履行合同,則只有在確認合同無效或被撤銷后,方可單方返還財產。這主要是因為當合同被解除時,雙方應返還因一方或雙方過錯而解除合同時從另一方獲得的財產,而不是違反合同。例如,當合同因重大誤解而解除時,雙方應返還財產。對于返還財產的民事責任,我們應注意以下幾點:
(L)返還財產的范圍應當根據對方交付的財產數額確定。即使當事人取得的財產已經減少,甚至不存在,也要承擔返還的責任。(2)當事人接受的財產是實物或者金錢的,原則上應當返還原物或者金錢,金錢不能代替實物或者實物如果原物已損壞、丟失且無法歸還,如果原物可更換,則應將其與同類物品一起歸還。折扣補償
該條規定,“如果財產無法歸還或尚未歸還,應給予折扣補償。”該條規定歸還財產的原則為歸還原則,但在某些情況下,財產無法歸還或不需要歸還,在這種情況下,為了達到恢復原狀的目的,另一方應得到折扣賠償。不退款可分為法律上不退款和事實上不退款。法定不返還主要受善意取得制度的限制。即,當一方將收到的財產轉讓給第三方,且第三方在取得該財產時無主觀過錯,不知道或無責任知道該方與另一方之間的合同無效或被撤銷時,善意第三方不得返還原件,而原創是不可替代的。此時,一方不能返還財產,必須按照該物當前的市場價格賠償另一方。實際上,主要原因是由于索引對象丟失而導致原對象無法返回,且原對象是不可替代的。在這種情況下,取得該財產的一方應按照原財產當時的市場價格給予折扣補償。不需要返還的,主要包括以下兩種情況:
(1)當事人接受該財產為勞務或者權益,不能恢復原狀的,應當按照當時國家規定的價格以貨幣返還;國家沒有規定價格的,按照市場價格或者類似服務的報酬標準計算,并予以返還。(2)因知識產權是無形的,當事人因使用知識產權而受益的,一方可以折扣補償另一方。損失賠償
本條規定:“有過錯的一方應賠償另一方因此而遭受的損失。如果雙方都有過錯,應承擔相應的責任。”合同被確認無效或解除后,一般會產生損害賠償責任。合同被確認無效或撤銷后,任何一方因合同無效或被撤銷而有主觀故意或過失給另一方造成損失的,應賠償另一方的財產損失
惡意串通合同后果的規定:
合同法第59條,當事人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所得財產應當返還國家或者返還集體或者第三人。
本法第五十二條第二款規定,惡意串通損害國家利益的合同,集體合同或第三方合同無效。惡意串通合同的法律后果是什么?《民法通則》第六十一條第二款規定,如果雙方惡意串通,做出損害國家、集體或第三人利益的民事行為,雙方取得的財產應當追回并返還國家、集體或第三人。本條是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制定的,惡意串通是指合同當事人在訂立合同過程中串通謀取非法利益的違法行為特征:
1。雙方都是故意的。惡意串通訂立的合同的當事人是故意的。其實質是通過損害他人利益來獲取自身的非法利益。當然,由于惡意串通而訂立的合同并不是行為人擁有或必須獲得非法利益的必要條件。應當注意的是,由于惡意串通而訂立的合同可能不是雙方當事人的意圖。例如,如果一方的代理人與另一方或另一方的代理人串通,損害委托人的利益,則不應視為雙方的意圖。代理人的意圖足以構成惡意串通。惡意串通合同是為了謀取非法利益。訂立惡意串通合同的當事人的目的是獲取非法利益。這種非法利益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例如,在投標過程中,投標人串通降低投標價格;在買賣中,雙方當事人通過抬高商品價格來獲取賄賂等。惡意串通合同一般損害國家、集體或第三方的利益,是一種明目張膽的違法行為。由于這種行為是雙方相互勾結,共同損害第三人利益,在確認該合同無效后,并不是一方賠償另一方的損失或相互賠償損失,但是,有關國家機關收集雙方依法取得的財產,返還國家或返還集體和第三方
以上是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的相關資料。我希望這對你有幫助。根據法律規定,如果合同無效或被撤銷,將承擔上述相關法律后果。當然,如果您的情況特別復雜,或者您有任何法律問題需要回答,歡迎您訪問luba.com進一步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購房協議”可當買賣合同履行
2020-11-21求職者對試用期有哪些誤區
2021-03-20部隊士官多大可以結婚
2021-01-12用益物權有哪些特征
2021-02-03家庭債務夫妻雙方如何承擔
2021-02-20緩刑與死緩的區別是什么
2021-03-23拖欠貨款的訴訟時效從何時開始計算
2021-02-23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試行)
2021-02-14何時開始喪失繼承權
2020-12-16夫妻唯一住房能執行嗎
2021-01-26定值保險合同和不定值保險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2-23車輛部件之間發生瀏碰撞,是否有權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3-19保險合同疑義條款如何解釋
2021-02-12保險代理人的職責
2021-02-12裝飾工程承包合同書
2021-03-26承包土地轉包合法有效嗎
2021-03-25拆遷維權訴訟時效是幾年
2021-03-222020年城市房屋拆遷補償項目有哪些
2020-12-25城市房屋拆遷補償不合理怎么維權
2021-01-19租的房屋拆遷了,房屋裝修補償應該給誰
20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