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仲裁的管轄原則
管轄指確定各個仲裁機構審定勞動爭議案件和權限,明確當事人應向哪一個仲裁機關申請仲裁,由哪一個仲裁機關受理的法律制度,其實質是仲裁機關審理案件的內部分工。明確管轄范Χ,有利于仲裁機關行使仲裁權和當事人正確行使申訴權。仲裁管轄實行地域為主,級別管轄為輔的原則。
(一)地域管轄
地域管轄指同級仲裁委員會之間,對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職權劃分。同級仲裁委員會的管轄權,原則上依行政區域劃分?!吨腥A人民共和國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第17條規定:縣、市、市轄區仲裁委員會負責本行政區內發生的勞動爭議。設區的市、市轄區仲裁委員會受理勞動爭議案件的范圍由省、自治區人民政府規定。第18條規定:發生勞動爭議的企業與職工不在同一個仲裁委員會寫轄區的,由職工當事人工資關系所在地的仲裁委員會處理。
(二)級別管轄
級別管轄是指上下級仲裁委員會之間,受理勞動爭議案件的分工和權限,其實質是由哪一家仲裁委員會審理什么樣的勞動爭議案件。劃分級別管轄的主要依據是案件的性質、重大與復雜程度,在勞動爭議仲裁實踐中還依據企業的類型等。
目前,主要有兩種級別管轄的方法:
一是直轄市與所轄區審理案件的權限劃分。市轄區仲裁委員會處理本轄區的勞動爭議案件;直轄市的仲裁委員會則受理本市范圍內有重大影響、案情復雜以及涉外的勞動爭議,如集體爭議,外資企業勞動爭議和大型企業的勞動爭議等。
二是省、自治區仲裁委員會與其所屬的地、市一級的仲裁委員會的權限劃分。一般省一級仲裁委員會不直接受理勞動爭議案件,只負責指導全省(區)的勞動仲裁工作;計劃單列市、省轄市、地區一級的仲裁委員會受理本行政區域內有重大影響、案情復雜以及外資企業和大型企業的勞動爭議。
勞動仲裁是指由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對當事人申請仲裁的勞動爭議居中公斷與裁決。在我國,勞動仲裁是勞動爭議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必經程序。按照《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規定,提起勞動仲裁的一方應在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一年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除非當事人是因不可抗力或有其他正當理由,否則超過法律規定的申請仲裁時效的,仲裁委員會不予受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反擔保抵押權人是誰
2020-12-06何為婚姻法上的男女平等
2020-11-21寡婦享有婚姻自由權利嗎,寡婦能再結婚被阻怎么辦
2020-12-12具體如何理解婚姻自由
2020-12-06商業銀行從事不正當競爭怎么辦
2020-11-08法院解凍銀行賬戶需要多長時間
2021-01-07民事訴訟是要刑事案件完結之后才能受理嗎
2021-02-20個人侵占集體土地該如何處罰
2020-12-29工會如何發揮作用
2021-02-02實習期獨自駕車上高速發生追尾
2021-03-16交通意外險何時不用理賠
2021-01-27他人代簽商業三者險投保單免責條款仍舊生效
2020-11-19公務員被辭退是否可以領失業保險金
2021-01-19跳單條款是否一定獲得理賠
2021-03-13為什么保險合同會終止
2021-01-24財產保險的損失補償方式有哪些
2021-02-26旅游購買保險要注意什么
2021-03-26家屬是否屬被保險人引索賠糾紛
2021-03-19夫妻車相撞到底承保保險公司能不能免責?
2021-01-20云南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土地出讓管理的規定的具體內容
202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