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勞動合同中的解密期需要多長時間
2年。在《關于企業員工流動若干問題的通知》第二條中,當用人單位與掌握商業秘密的員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商業秘密的有關事項時,同意在勞動合同終止前或員工提出終止勞動合同后的一段時間內(不超過六個月),調整崗位,變更勞動合同相關內容;用人單位還可以規定,掌握商業秘密的員工,在勞動合同終止或解除后的一段時間內(不超過三年),不得受雇于其他生產類似產品、經營類似業務并具有競爭關系的用人單位,不得與原單位生產同類產品或經營同類業務,但用人單位應當給予勞動者一定的經濟補償。
勞動合同法第24條規定,競業禁止的人員僅限于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人員和業主有保密義務的其他人員。競業禁止的范圍、地區和期限應由雇主和雇員商定。競業禁止協議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
勞動合同解除或終止后,前款規定的人員到與本單位有競爭關系的其他用人單位生產、經營類似產品或者從事類似業務的競業限制期,或自行創業生產、經營類似產品或從事類似業務不得超過兩年
根據新辦法,比舊辦法好,解密期為2年
解密期是指雇主同意掌握商業秘密的人員必須在離開公司前提前通知雇主,并為雇主工作一段時間。員工只有在期滿后才能正式離開公司。在此期間,雇主可以將員工調到不需要保密的部門工作,以確保員工不再接觸新的商業秘密。因此,保密期也可稱為提前通知期
在解密期,“秘密”指的是“商業秘密”。商業秘密,是指設計數據、程序、產品配方、制造工藝、制造方法、管理訣竅、客戶名單、來源信息、生產和營銷策略以及其他不為公眾所知、能給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的技術信息和商業信息,具有實用性,并為權利人保密。實際上,商業秘密對雇主來說意義重大。如果商業秘密得不到很好的保護,可能會給雇主帶來致命的打擊。王斌是上海一家電子設備公司的設計師。擔任公司技術部部長,主要從事產品開發,與公司簽訂了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1999年10月,該公司開發了一種新的電子產品。根據初步結果,為確保新產品的順利開發,確保新產品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公司要求與王斌等主要技術人員簽訂保密協議。協議規定,王斌在工作期間對公司的技術秘密保密;如果王斌想終止合同并離開公司,他必須提前十個月通知公司。公司將采取反泄密措施,將其調離原崗位,另行安排工作;公司同意每月向王斌支付一定數額的保密津貼,因為公司要求王斌遵守保密協議。幾個月后,王斌因個人原因申請辭職。公司要求王斌繼續工作10個月,公司將重新安排他的職位。王斌認為,他離開公司時需要提前十個月得到通知。公司不僅立即更換了他的職位,還降低了勞動報酬,但類似職位的報酬仍然較高。因此,王斌認為公司要求的十個月解密時間太長。最重要的是減少他的工資,導致他生活中的一些困難。因此,他希望公司能縮短保密期限或按原工資執行。但公司認為王斌在公司工作期間接觸到的技術是公司的核心秘密,公司與王斌簽訂了保密協議,以保護專有技術秘密;由于技術秘密的反泄密措施較少,本協議經雙方協商簽訂,公司按月支付保密津貼。王斌的不容反悔現在已經沒有根據了。王斌隨后向仲裁委員會提交仲裁請求,要求縮短解密時間,提高勞動報酬
[真實判決]
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認為,電子設備公司為保護其技術秘密不被泄露,與技術人員簽訂了保密協議,這本身是合法合理的。然而,在保密協議中規定了提前通知期,十個月的保密期顯然超出了六個月的國家限制。因此,選擇工作的權利受到了過度限制,這違反了《勞動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因此,本公司在保密協議中對王斌解密期限的約定無效,以國家規定的六個月為準;本公司支付的勞動報酬屬于同類崗位較高的工資,屬于合理報酬。王斌無權單方面要求改進。因此,雙方解密期限為六個月,其他仲裁請求被駁回
中國勞動法智庫網專家高峰律師分析,本案主要涉及商業秘密的保護方式和保護方式的限制。為了準確理解上述問題,我們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解密措施一般指解密的時間段(提前通知期限——我們所說的提前通知期限是指約定的提前通知期限,而不是《勞動法》第條規定的30天提前通知期限),在勞動合同終止前或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后的一段時間內,承擔保密任務的勞動者同意調整其工作崗位,變更勞動合同的相關內容,以保護企業的商業秘密。
約定解密措施的目的也是為了保護企業的商業秘密,防止勞動者侵犯企業的正常利益和非法利益,維護正常的市場經濟秩序,促進社會經濟生活的有序發展中國采取解密措施的所有依據與競業禁止的依據相同。只有部門規章和地方規定的某些規定,法律層面沒有規定。在《勞動部關于企業員工流動若干問題的通知》中(1996年10月31日)第2項規定,當雇主和持有商業秘密的雇員就勞動合同中有關保守商業秘密的事項達成協議時,可以在勞動合同終止前或在一定時間內(不超過6個月)達成協議員工提出簽訂勞動合同后,調整工作崗位,變更勞動合同的相關內容。可以看出,本條款為勞動合同約定的解密期限提供了依據,使這一保守商業秘密的措施具有可操作性。在當地法規中,上海市勞動合同條例,相關解密措施和解密期限(提前通知期)本辦法的內容和規定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可供今后立法參考。
解密措施具體應用中應注意的問題:
(1)在實施解密措施時,還要求首先擁有可保護的商業秘密,否則協議無效。
(2)采取解密措施的義務主體,如限制競爭,應當是實際接觸、理解或掌握企業商業秘密的相關人員和高級管理人員,而不是企業的濫用職權的員工所采取的具體解密措施應合理,不得違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出國簽證辦理流程
2020-12-17剝奪政治權利如何規定的
2021-02-15第一查封人有優先受償嗎
2020-12-30父母把拆遷安置房贈予兒子怎么做
2021-01-30住房公積金婚前有貸款,婚后另一個可以再貸嗎
2021-01-07怎么投保人壽險,投保人壽險要注意什么
2020-11-16貨車連撞3輛豪車續保險公司要不要理賠
2021-03-15建筑工程一切險所包含內容有哪些
2021-01-03建筑工程保險合同
2021-02-24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為什么會不生效
2020-11-16保險合同是附條件合同
2020-12-11為孩子買的人身保險離婚后可不可以分割
2021-03-15公眾責任險缺失 誰來為商家“保險”?
2020-12-02開車撞樹上保險怎么賠
2020-12-01保險理賠金額如何證明
2021-02-03上海城鎮保險包含哪幾種
2021-01-17車險拒賠能申訴嗎
2020-12-04交警出的事故認定書保險公司駁回了怎么辦
2021-02-11國家承擔軍人傷亡保險的資金
2020-11-15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流轉有什么限制和原則
202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