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法通則》第五十九條規定,當事人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明顯不公平的民事行為。在司法實踐中,法院往往以明顯不公平為由撤銷或變更經濟合同和其他民事行為。民法理論對此也持積極態度。經過思考,筆者提出了一些對策建議
司法解釋和理解與解釋中明顯不公平民事行為的含義是一致的。一般的表述是:在民事活動中,一方當事人由于缺乏經驗或緊迫性而實施了明顯對其自身不利的民事行為。這種行為的特點是:
(1)明顯的不公平主要體現在其行為的后果上。這種行為造成了雙方權利義務的嚴重失衡,突出表現為經濟利益的不對等。但是,在行為方式上不存在不公平現象。(2)明顯不公平的結果是由不利方自身的原因造成的,而不是由獲得利益的一方的過錯行為造成的。一般來說,由于缺乏經驗或緊急情況,無法區分利益或爭取利益,不利方已經做出了明顯的不利行為。但是,營利方的行為與結果沒有因果關系,不存在主觀法律過錯,也不通過法律或不正當手段獲取利益
法律規定的民事活動的公平性主要是指民事活動過程中的公平性(主要是交易活動),法律關系雙方應處于平等地位,擁有相同的競爭權利和手段,能夠獨立表達自己的意愿,自愿為自己的最大利益進行談判,以達到交易目的,換言之,法律只能規定公平的交易條件,使當事人可以利用這些法律規定的公平條件進行交易活動,增加民事流通,以及法律無法規定的交易結果是什么,因為這一結果涉及當事人的意愿,交易能力,,競爭技能和市場條件
雙方的利益也必須通過自己的努力來實現,這是法律無法安排的。如果法律不是通過他們自己的努力來實現的,那么它就不能由法律來安排。如果法律不是通過規范交易過程的公平性,而是通過規范交易結果的公平性來保護當事人的權利,那么法律可以不經當事人協商直接規范交易結果。毫無疑問,這將極大地限制當事人的意思自治,這與市場經濟法是不相容的
可以看出,經濟利益是否公平,不應成為法律強制保護的范圍。只要當事人愿意提前承擔,法律允許當事人之間的經濟利益不公平。即使當事人后來改變了意愿,如果他們不能證明另一方當事人在其行為中有過錯和缺陷,法律也不應支持明顯不公平的民事行為,這在行為發生時無疑是自愿的。從觀察公眾對社會現實中某些結果明顯不公平的交易的態度可以發現,社會并不要求保護(或糾正)當事人自愿活動產生的明顯不公平結果。如果一個店主有一件價值35元的衣服,但不能以這個價格出售,店主會改變350元的出價。一位顧客討價還價后以150元的價格買下了它。結果是原價的四倍。毫無疑問,這是不公平的。這種現象目前不是個別現象,但社會觀念并不主張取消或改變這種銷售關系,如果我們從另一個角度看問題,遭受損失的買家也不會要求取消或改變這種銷售關系,我們還可以發現,我國民法通則中規定的明顯不公平民事行為可以撤銷或變更的內容本身就含有不公平因素。在交易過程中,如果雙方的法律地位和權利平等,交易手段合法,雙方都有選擇和決定的自由。當雙方行使選擇和決定的自由,形成權利義務的法律關系,一方從中受益時,此時受益方沒有法律過錯和行為缺陷,可以說是合法獲得了利益。但是,在不證明另一方過錯的情況下,另一方可以要求撤銷或變更此類合法獲得的利益,法院強制變更重大不公平的民事行為等于否定雙方自愿協商的結果,強迫一方當事人接受他不準備接受的合同條款顯然違反了自愿原則。現實生活中的實際情況相對復雜。當然,我們應該分析具體問題。如果您的情況復雜,本網站還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參加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銷售數據是否屬于商業秘密
2021-01-06申請商標注冊的條件是什么
2020-11-17交通事故無法認定如何賠償
2021-03-26什么是級別管轄權
2021-03-15預售房屋抵押登記程序
2020-12-26個體戶請幫手帶學徒需要簽訂合同嗎
2020-12-09在什么情況下要支付經濟補償金
2020-12-10工傷已經痊愈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0-11-16變更受益人法律有怎樣的規定
2021-01-18國內陸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保險責任有哪些
2020-11-14人身保險合同
2021-03-08某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0-11-11保險公司擅自在院墻上開門被判敗訴
2021-02-16保險條款不符合《道法》 法院判無效
2021-02-08移居境外的人可以領取失業保險金嗎
2021-02-13如何正確理解保險公司之間的連帶責任問題
2021-01-10管理保險公司正式申請設立的機構是哪個
2021-03-03理財投資不可等同 避免誤區十分必要
2021-03-25什么叫土地承包經營權和使用權
2021-03-26征地拆遷中,公攤面積有賠償嗎
20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