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如何區分公平和重大誤解
重大誤解和明顯不公平是兩個不同的法律概念,它們是不同的。在中國法律中,這兩種合同都被列入可撤銷合同清單。根據《民法通則》第59條,如果行為人對行為內容有重大誤解,合同可以變更或撤銷。所謂重大誤解,是指一方當事人因自身過錯對合同內容產生誤解而訂立合同。誤解直接影響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誤解可以是單方面的理解(例如,賣方錯誤地將一個標的物視為另一個標的物),也可以是雙方之間的誤解(例如,買方和賣方錯誤地買賣復制品為真品的油畫)。重大誤解必須滿足一定條件,才能構成并產生合同變更或取消的法律后果。
重大誤解包括以下要素:
(1)表意文字必須因誤解而表達其意圖。首先,表意文字應該表達自己的意思,否則就無法判斷是否存在誤解問題:其次,表意文字表達的意思一定是由誤解引起的,即,表意文字的錯誤理解與其意思表達之間存在因果關系(2)對合同內容肯定存在重大誤解。在法律上,一般的誤解并不總是導致合同的取消。我國司法實踐認為,對合同主要內容的誤解必然構成重大誤解。因為在合同主要內容發生誤解的情況下,可能會影響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使被誤解的當事人的合同目的無法實現。如果合同中只有非主要條款被誤解,且不影響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則不應視為重大誤解。根據《意見》第71條,“如果行為人對行為的性質、對方當事人、標的物的種類、質量、規格和數量的錯誤理解,使行為的后果與其自身的意思相反,并造成重大損失,則可認定為重大誤解。
(3)誤會是誤會方自身的過錯造成的,而不是受到他人的欺騙或不當影響。在正常情況下,誤會是由表意文字的疏忽行為造成的,即表意文字的粗心大意。如果表意文字有故意或重大疏忽,例如,表意文字的符號和符號如果另一方當事人提交的合同草案沒有經過任何審查,則行為人無權要求撤銷,法律也不允許有關當事人在任何時候以自己故意或嚴重過失的情況下所實施的行為對自己不利為借口提出撤銷e、
(4)誤會是誤會一方的非故意行為。如果表意文字在簽訂合同時故意保留其真實意愿,或在明知對方誤會合同的情況下與對方簽訂合同,則表明表意文字想要追求其意圖表達的效果。在這種情況下,不存在不真實表達意圖的問題,因此不能將其視為重大誤解
從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重大誤解和明顯不公平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然而,在實踐中,這兩個問題往往混在一起。當一方利用其優勢時或利用另一方的經驗不足和輕率與另一方簽訂合同,嚴重不公平的后果通常與另一方的重大誤解有關。例如,一個人缺乏經驗,魯莽和錯誤地將假冒偽劣商品當作真貨購買,以及錯誤地購買價值只有100元的商品就像購買價值1000元的商品一樣。顯然,這種行為的結果會導致雙方利益的嚴重失衡。在這種情況下,可以從兩個方面加以區分。
首先,有必要確定一方是否利用另一方的不正當利益不公正和魯莽,即有必要檢查其是否符合明顯不公正的主觀要求。如果被誤解的一方只能證明其因缺乏經驗或粗心大意而被誤解,并且不能證明另一方是否利用了其缺乏經驗和輕率,則應視為被誤解的一方重大誤解。同時,如果被誤解的一方能夠證明另一方對訂單施加了一些影響,例如提供了混亂的價格信息,在欺詐的情況下不構成重大誤解,則可以認為另一方利用了他的經驗不足和魯莽,第二,有必要考慮雙方的利益是否平衡。在誤解的情況下,一方可能造成重大損失,但另一方得不到利益。例如,一方錯誤地購買一種水泥作為另一種水泥。,兩種類型同一型號的水泥價格基本相同。在明顯不公平的情況下,另一方的利益通常是不平衡的,一方獲得的利益大大超過另一方,或者一方遭受損失,另一方獲得利益。如果只有一方遭受損失另一方沒有獲得任何利益,這種情況不完全符合明顯不公平的客觀要求,可以忽略,將其作為重大誤解處理。
以上是“重大誤解”"lyba.com小編輯為您帶來相關法律知識的講解,您可以仔細閱讀本文,結合自己的實際做出明智的決定和處理。小編的回答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有任何其他法律問題需要咨詢,您可以聯系我們律霸平臺上的專業律師為您提供高質量法律服務的表格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15年合肥十級工傷賠償標準
2020-11-29射幸合同有哪些
2021-02-15交通賠償不起房屋抵押合同可以作為賠償嗎
2021-03-17買房貸款辦不成違約怎么辦
2021-03-22庭前調解后反悔怎么辦
2021-01-12個體戶營業執照申報手續是什么
2021-02-21行使留置權需要寫申請書嗎
2021-03-26勞動合同解除方式
2020-11-20愿意離婚但不愿意分割財產怎么辦
2020-11-29武漢首發反家暴人身保護令
2021-03-04申請強制執行能否同時申請將對方列入失信人員名單
2020-12-06如何在合同中設置有效的仲裁條款
2021-03-21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繼續賠償費用問題
2020-12-17無競業限制但有保密條款是否應該補償
2020-11-08購房合同欺詐可要求賠償嗎
2021-01-09不良資產房產如何過戶
2020-11-15勞動合同期限規定
2021-01-22解除合同經濟補償應該如何支付
2021-01-06擅自停工多久可以解除合同
2020-12-10對外承包工程能否對外派遣勞務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