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小黃受聘到一家公司工作,出于信任,沒有與公司簽訂勞動合同。工作兩年多以后,小黃想自立門戶單干,于是提出了辭職。老板也同意了,并辦理了離職手續。但在結工資的時候,老板提出,小黃要簽一份保密協議,才能拿到剩余的工資。小黃感到很氣憤,如果需要簽訂保密協議,也應該在入職后,過了試用期就開始簽訂,為什么離職后才讓我簽訂保密協議,而且以我的工資為籌碼。既然自己已經離職,就不需要再簽訂保密協議的。工資是自己用汗水換來的,老板沒有理由扣壓。
律師說法:
保守商業機密是員工的義務,無論簽還是不簽都應該執行。簽訂保密協議應該在雙方自愿的基礎上,用人單位方面把“未簽保密協議”作為扣薪的理由,是不合法的。
至于用人單位要求小黃此后不能從事相關行業,涉及到了“競業限制”。用人單位為了保護商業技術機密,可以與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簽訂類似協議。競業限制條款在保護用人單位競爭優勢的同時,也限制了勞動者的擇業權、生存權,競業限制條款必須符合合理、合法、不違背公共利益等要求。
因此,這種協議同樣建立在雙方自愿的基礎上。簽訂了競業限制協議,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后,用人單位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
如果沒有提出補償,簽訂“競業限制”協議則無從談起。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小黃在以后的工作中可以利用自己積累起來的技術、人脈等資源,但是不能照搬原公司的技術,更不能泄漏原公司的商業機密。
如果因為泄露商業機密給原公司帶來經濟損失,無論簽訂保密協議或“競業限制”協議與否,小黃的行為都會涉嫌不正當競爭,原公司屆時可以通過正當途徑來解決。
相關法律知識:
《勞動合同法》
第二十三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
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并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后,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第二十四條競業限制的人員限于用人單位的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人員和其他負有保密義務的人員。競業限制的范圍、地域、期限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的約定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
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后,前款規定的人員到與本單位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有競爭關系的其他用人單位,或者自己開業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競業限制期限,不得超過二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劃撥土地使用權可以轉讓、出租、抵押的情況
2021-03-03行政案件訴訟時效
2021-03-12婚前債務自動轉為婚后債務嗎
2021-03-14區別夫妻共同債務以及個人債務應該怎么舉證證明
2020-11-29探視權與探望權的區別
2021-03-19車禍死亡26歲該賠多少錢
2021-02-11交通事故雙方同等責任對方沒保險怎么辦
2021-02-26轉繼承怎么分割財產
2020-11-11反擔保合同抵押中雙方的權利義務是什么
2020-11-12債權債務起訴程序是怎樣的
2021-01-10小產權房產可以做保全使用嗎
2021-02-03要求確認勞動關系對時效有要求嗎
2021-02-03勞動仲裁庭人員不來怎么辦
2021-01-02退休前欠的工資屬勞動爭議嗎
2021-03-01合同三年可以辭退嗎
2021-01-29保險公司行使合同解除權后還能追償賠償金嗎
2021-02-22對待不屬于保險責任的事情應該怎么辦
2020-12-28保險法釋義第一百六十五條是什么
2021-02-05理賠有爭議該怎么解決
2021-03-18遞延年金 DeferredAnnuity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