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干特殊糾紛,如租賃合同中的遲延或拒付租金糾紛,由于托管合同的復雜性和區域性,托管合同中存款損失或損害糾紛的訴訟時效為一年,就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和技術進出口合同糾紛提起訴訟或申請仲裁的期限為四年
如果其他法律規定了特殊限制,例如,《海商法》規定的運費賠償請求期限為一年。訴訟時效的起算時間,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計算。變更條件在我國現行民法通則和合同法中稱為變更合同和可撤銷合同。更改的原因如下:
1。欺詐故意隱瞞與訂立合同有關的重要事實或提供虛假信息。壓力
3。利用他人的危險
4。重大誤解。對合同性質的誤解(如將監護權交給他人);合同雙方的誤解;對合同標準的誤解。明顯不公平且可撤銷的合同
如果法律規定當事人要求變更,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不得撤銷
有重大誤解的合同
所謂有重大誤解的合同,是指行為人對合同的重要內容理解錯誤,致使合同含義和表述不一致的合同。《關于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71條規定:“如果行為人對行為的性質、對方當事人、標的物的種類、質量、規格和數量的錯誤理解使行為的結果與其本身的意思相反,并造成重大損失,則可認定為重大誤解。" . 本規定解釋了合同的基本內容中的重大誤解。
在民法理論中,重大誤解也稱為錯誤,有兩種情況:
(1)含義與事實不一致,
(2)含義與表述不一致。根據德國法學家薩尼的觀點,前者是一種真正的錯誤,即動機錯誤;后者是非真實錯誤,即法律行為錯誤或直接稱為錯誤。重大誤解通常具有以下特點:
(1)誤解是雙方理解上的錯誤。錯誤的產生是由于當事人內在意思的缺陷,而不是其他原因。雙方含義的真實性與其內在含義一致,即由于缺乏必要的知識、技能或信息等內在含義的缺陷而誤解合同內容。誤解是指雙方對合同內容的誤解。誤解的對象是合同的內容,即對合同內容的錯誤理解,使當事人訂立合同。合同內容主要是合同的主要條款。如果雙方誤解了合同的主要條款,則可能成為重大誤解。在合同動機方面,在使用合同條款時可能會出現誤解,這不能構成重大誤解。誤解直接影響到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基于當事人對合同內容的錯誤理解,必然影響當事人的權利義務,給被誤解的當事人造成損失。正因為如此,法律將重大誤解視為合同相對無效的原因,并授予被誤解的一方更改或取消合同的權利。上述法律知識是“在訴訟中更改合同是否有時限”的法律知識由路霸網的小編向您介紹。如有此類問題,請仔細閱讀以上內容。那么我希望路霸網的小編提供的答案能夠解決你的問題。如果您的情況復雜,luba.com還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參加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逮捕后法院多久才判刑
2021-02-03違法分包合同無效可以以仲裁嗎
2021-02-13提供格式合同一方有什么責任
2021-01-11遺產繼承怎么公證
2021-03-04北京在職員工違反保密協議如何處罰
2021-01-30機動車保險的類型有哪些
2021-02-26第一受益人參加訴訟的法律有什么作用
2020-12-20旅行社旅客旅游意外保險合同
2021-01-04保險合同訂立有關問題
2021-01-13保險受益人依法討回賠償金
2021-02-21保險公司銷售健康保險產品可搭售其他產品嗎
2021-03-21車出車禍保險怎么賠償
2021-03-20保險公估機構監管規定有什么
2021-01-06承包的荒山可以轉讓嗎
2020-11-26拆遷中央空調能否賠償
2020-11-08惠州提高房屋拆遷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16主體拆改的流程及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12養殖場遇拆遷應注意些什么
2021-02-17福建省莆田市征地拆遷補償安置標準
2021-02-14拆遷補償:拆遷補償的方式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