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種觀點認為,《勞動合同法》第17條使用了“應當”一詞,這是立法中的強制性規定?!?a href='http://www.sdjlnm.com/laodonghetong/2.html' target='_blank' data-horse>勞動合同法》第二十六條明確規定,“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勞動合同無效”,因此,勞動合同沒有必要規定的,視為無效?!秳趧雍贤ā返诎耸l規定:“用人單位自錄用之日起一個月以上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支付雙倍的月工資。”筆者對上述觀點持有不同意見。筆者認為,勞動合同中缺乏必要的規定并不一定導致勞動合同的無效。具體原因如下:
首先,勞動合同無效的認定不利于勞動者權益的保護勞動合同有效性發生爭議時,勞動關系往往存在一段時間。如果勞動合同缺少某種必要條款,則視為無效,不利于勞動合同存續期間雙方權利義務的確定。一般來說,勞動合同并不缺少所有必要的條款,而是缺少一個或多個條款。此時,一旦勞動合同被認定無效,由于缺乏協議,上述相關權利義務的認定將變得復雜。即使最終決定與勞動合同雙方的真實意愿相違背。其次,對法律的解釋不僅要看條款本身,還要結合條款在法律中的地位,整合整個法律的內部體系,理解其含義。雖然《勞動合同法》第17條規定勞動報酬是勞動合同的必要條款,但第11條規定:“約定的勞動報酬不明確的,新錄用職工的勞動報酬按照集體合同規定的標準執行;沒有集體合同或者集體合同沒有約定的,實行同工同酬??梢钥闯觯鄙賱趧訄蟪陾l款并不導致勞動合同無效,但可以通過其他方式進行補充和糾正;此外,第81條規定,用人單位提供的勞動合同文本不符合本法規定的勞動合同必要條款,或者用人單位未將勞動合同文本送達勞動者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對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本條至少定義了兩層含義:第一,勞動合同中缺少必要條款不一定無效,可以允許當事人進行更正;二是勞動合同缺少必要條款的,由行政機關處理,司法機關無權認定勞動合同無效。因此,《勞動合同法》的立法初衷并不認為缺少第17條規定的一些必要條款會導致勞動合同無效。
最后,根據《勞動合同法》第82條的規定,用人單位向勞動者支付雙倍工資。根據本條的規定,第一,即使勞動合同因缺乏必要的規定而被視為無效,也不能視為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其次,本文的立法意圖是督促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簽訂書面勞動合同,規范用工制度。勞動合同的主要功能是證明勞動關系,明確雙方的權利義務,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秳趧雍贤ā返?2條在實踐中不可濫用。只是因為雙方簽訂的合同缺少某一條款,即用人單位應承擔雙倍工資的處罰,這不符合公平原則和《勞動合同法》,因為缺少必要的規定并不一定導致勞動合同無效,如何應對勞動合同中必要條款的缺失?作者認為應詳細分析具體問題。(一)勞動合同缺少對當事人身份信息的處理作者認為,應當區分兩種不同的情況:第一,如果勞動合同中缺少這兩種內容,無法確定勞動合同的任何一方,合同缺乏最低成立要件,應當認定合同尚未成立,自然不具有法律效力。第二,如果只是缺少其中一些,例如缺少工人的地址,這不影響雙方身份的確定,將不會影響勞動合同的效力。
(II)勞動合同缺少對勞動合同期限的處理這分為兩種情況:第一,缺少開始日期。在這種情況下,雙方勞動關系的開始日期是客觀存在的,可以根據相關證據確定;第二,沒有終止日期。有人認為,雙方簽訂的勞動合同應視為無固定期限動產合同的勞動合同。主要原因有二:一,?!秳趧雍贤ā返谑臈l明確規定:“無期限勞動合同,是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的沒有明確終止期限的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協商訂立無期限勞動合同?!眲趧雍贤瑳]有終止日期,符合《勞動合同法》對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定義;2.在實踐中,勞動合同文本通常由用人單位提供,用人單位應注意勞動合同的完整性。因此,當勞動合同終止時間較短時,應以有利于勞動者的方式解釋。作者不同意上述觀點。第一,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是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的勞動合同,沒有終止日期不能理解為雙方協商一致的結果。其次,將勞動合同理解為格式合同是不恰當的。在實踐中,雖然《勞動合同》樣本由用人單位提供,但涉及雙方權利義務的合同主要條款仍需由雙方提供,只能通過協商一致確定,不符合標準合同的定義。筆者認為,在本案中,應按照《勞動合同法》第81條的規定處理,由雙方協商確定。協商不成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如果對工人造成損害,雇主應承擔賠償責任。
(III)勞動合同缺乏對工作內容和工作場所的處理
目前,是否應承認雙方同意沒有固定的工作內容和工作場所,從而導致雇主有權單方面調整工人的工作或工作場所存在爭議。作者認為,目前,雇主無權擅自改變工人的工作內容或工作場所。原因如下:1、雙方雖未書面約定工作內容和地點,但勞動合同已實際履行。此時,視為雙方以實際履行的方式就工作內容和地點達成補充協議;2.勞動內容和場所是勞動合同的實質性內容,直接影響勞動者的實質性利益。因此,他們的變更必須由雙方協商,例如,如果允許雇主擅自變更,將導致濫用就業管理權,工人的權利無法得到保障。勞動合同缺少工作內容和工作場所的,用人單位變更工作崗位和工作場所的,應當符合《勞動合同法》的有關規定。
(四)勞動合同缺少工作時間、社會保險和勞動報酬待遇
四項必備條款所涉及的內容由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如果雙方沒有達成協議,可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確定。例如,根據《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國務院對員工工作時間和社會保險有規定,《勞動合同法》第11條對勞動報酬有明確規定,其他內容也有相關的法律法規。參考相關規定,足以確定上述缺陷。《勞動合同法》對必要條款的規定比《勞動合同法》更為詳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汽車事故去處理人傷怎么調解
2021-03-06雇傭童工是否違法
2020-11-12非法集資公司高管會認定為犯罪嗎
2021-01-14深圳商標注冊流程是什么呢
2020-12-25同居關系財產的處理
2021-03-21事實收養是否能辦理公證
2020-11-22違反規定徇私向親屬發放貸款的全部承擔責任嗎
2021-02-16政府政策可以構成情勢變更嗎
2021-03-13老人遺產女兒能分嗎
2021-02-12火災財產損失如何舉證
2020-11-15哺乳期內是否可以解除聘用合同
2021-03-18工傷解除勞動合同有哪些賠償
2021-01-28工會經費上繳比例是多少
2020-12-10勞務派遣處理勞動合同爭議
2020-12-12護士實習期間犯了錯誤誰來承擔
2021-03-15人身保險合同主要條款有什么
2021-02-21遭綁架致死屬意外 可獲保險理賠
2021-03-14以房養老保險是什么意思
2021-01-06網上買的保險怎么理賠
2021-02-17雇主責任保險有拒賠的情況
20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