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伙企業成為獨立民事主體的條件。名義上的獨立性
合伙形成組織機構,即合伙是合伙發展過程中較為成熟的一種形式。隨著商品經濟的高度發展和市場的快速變化,為了避免繁瑣的代理程序,努力對市場信息做出靈活、快速的反應和決策,越來越多的合伙企業以其企業的名義進行民事活動,以合伙企業名義轉讓財產所有權,接受他人轉讓的商品所有權。特別是在英國和美國國家,合伙企業和合伙人的名稱非常不同。在經濟交流中,人們習慣于只詢問公司名稱,而不詢問合作伙伴。這樣,合伙企業逐漸擁有了一個獨立的品牌或名稱。經批準和登記后,它也受法律保護。外部民事活動完全以合伙企業的名義進行。可以看出,法律將業務范圍內的民事權利能力授予合伙組織,而不是每個合伙人。在我國,自《民法通則》普遍規定“個人合伙可以有品牌”以來,法律法規不斷出臺,賦予獨立合伙人越來越多的權利。合伙企業可以有品牌、刻印印章、在銀行和信用合作社開戶、以合伙企業的名義申請商標注冊、成為獨立納稅人,特別是合伙企業可以作為獨立訴訟主體向人民法院起訴和應訴。《合伙法》第8條和第13條明確規定,合伙企業的設立必須有載有合伙企業名稱的書面協議。也就是說,建立伙伴關系的要素之一是必須有自己的名稱。合伙人領取營業執照后,應當以該名稱從事經營活動(第十七條)。因此,在現代社會,合伙作為一種企業形式,在事實上和法律上都獲得了自己獨立的名稱權。獨立意志
為了生存和發展伙伴關系,必須不斷增強實力,鞏固在競爭中的地位。因此,伙伴關系不可能有自己的整體利益。當合伙企業成為一個整體并以整體的名義與第三方發生民事關系時,其意志不再是任何合伙人的單一意志,而是所有合伙人的共同意志,只有整個合伙企業的共同意志才能對合伙企業事務產生影響,因為合伙企業財產在一定程度上與其原所有者分離(合伙企業財產是一種共同所有權關系)。一般來說,沒有一個或幾個合伙人能夠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使所有權。合伙企業財產的轉讓、收入分配、債權債務的履行等,需要全體合伙人共同表述。“這種意向表達不是單一合伙人意向表達的簡單補充,而是獨立于成員個人意向表達的‘團體意向’,反映了合伙組織的行為能力。”[3]是比“共同意向”更高的“公眾意向”。早在1987年,中國《民法通則》就規定“個人合伙的經營活動由合伙人共同決定”。這一精神也在《合伙法》第四章“合伙事務的執行”中得到了明確體現。第25條第2款規定,“執行合伙事務的合伙人對外代表合伙企業”,這表明,雖然執行合伙企業事務是由個人進行的,但它反映了合伙企業的獨立意志,代表了合伙企業。財產獨立
在古代各國的立法中,一般規定合伙企業采用共同所有制,合伙企業本身沒有獨立的財產。然而,近代以來,為了保持合伙企業的相對穩定,增強競爭實力,合伙企業的財產趨于獨立和集中。各國立法普遍規定合伙財產為全體合伙人共同所有,如日本民法典第668條、臺灣民法規定等。共同財產不是公民個人所有權的簡單疊加。在合伙企業存續期間,合伙人享有所有共同財產的所有權,無論其份額和平等程度如何,事實上,合伙人喪失了自由處置和處置個人投資財產的權利。他們既不能自由處置,也不能擅自分配或轉讓,因此,合伙企業采用共同財產制,排除了合伙人行使個人所有權,即一旦合伙企業成員出資,這部分財產將與之相對分離,合伙企業將享有該部分財產的管理權,從而擁有與合伙人個人財產不同的相對獨立的合伙集團財產,這種存在于一定時間和空間的群體財產或共同財產,反映了不同于合伙成員個人利益的群體利益,也是合伙組織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的物質載體。《合伙企業法》還規定,“在合伙企業存續期間,合伙人的出資額和以合伙企業名義取得的所有收入均為合伙企業的財產”(第19條):“合伙企業清算前,合伙人不得要求分割合伙企業的財產”(第20條):“合伙人轉讓或出資其在合伙企業中的財產份額,必須經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第21條和第24條):合伙企業合伙人的債權人不得以其債權抵銷其對合伙企業的債務”(第41條)所有這些充分反映了合伙企業具有相對獨立的財產。
4.獨立責任。
如前所述,獨立責任的含義是合伙企業應首先以其獨立財產對其債務承擔無限責任,而不是由合伙人雙方共同承擔船舶與合伙人。雖然一些國家在現代立法中仍然堅持合伙人對合伙企業的責任債務承擔無限責任,但它改變了日本民法典第675條規定的要求其承擔連帶責任、僅承擔部分責任的做法;盡管some一些國家或地區堅持合伙人對合伙企業債務承擔連帶責任,他們采用了互補原則,即合伙企業的債權人必須首先要求合伙企業的財產,并且只能要求合伙企業承擔不足的部分。例如,臺灣民法a第681條巴西民法第1396條解釋,當合伙財產能夠完全滿足債權人的需要時,不需要要求每個合伙人對合伙債務承擔連帶責任。此外,當合伙債務與合伙人個人債務并存時,存在“雙重優先權”英美法原則中:“企業債權人以企業財產為基礎,個人債權人以個人財產為基礎”。可以看出,隨著合伙企業從簡單的合同關系轉變為集團性質,合伙人對合伙企業債務的責任已從過去嚴格的無限連帶責任轉變為相對獨立的責任。《合伙法》也順應了世界經濟發展的大趨勢,規定“合伙企業首先以其全部財產清償債務,合伙企業的財產不足以清償到期債務的,各合伙人承擔無限連帶責任”(第三十九條)
以上是關于該領域的法律知識。我希望它能幫助你。如果您不幸遇到一些困難的法律問題,并且您有任命律師的想法,我們的網站上有許多律師可以為您提供服務,我們還支持在線指定區域選擇律師,我們有相關律師的詳細信息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征收決定多長時間自動失效
2020-12-21隱名股東要退股時,顯名股東的法律地位是怎么樣的
2021-01-11孩子在幼兒園發生事故費用應該誰出
2021-03-20商標侵權損害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18擔保合同可以單獨賦予強制執行效力嗎
2021-01-26合伙合同書范本
2021-01-25減刑的適用條件
2021-03-24新民訴法關于財產保全的規定
2020-11-29不繼承遺產可以不贍養嗎
2021-02-10離婚集資房怎么分,離婚單位集資房如何分割?
2020-12-27被判拘役也注銷戶口嗎
2021-02-17政府與個人合同如何中止
2021-01-24離職后公司扣款合法嗎
2021-02-10電梯事故找誰賠付
2021-02-14別墅地皮可買賣建房嗎
2021-01-15勞動合同期限空白可以嗎
2021-03-20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2020-11-18員工申請勞動仲裁的技巧是什么
2021-02-11人壽險的投保額如何估算,哪些人需要購買人壽險
2020-12-28保險公司車險不賠的情況有哪些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