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依照規定進行重整。
企業破產法第二條規定:“企業法人不能清償到期,并且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或者明顯缺乏清償能力的,依照本法規定清理債務。企業法人有前款規定情形,或者有明顯喪失清償能力可能的,可以依照本法規定進行重整。”依照企業破產法的規定,在三種情形下,債務人或者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對債務人進行重整:一是企業法人不能清償到期債務,并且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二是企業法人不能清償到期債務,并且明顯缺乏清償能力的;三是企業法人不能清償到期債務,并且有明顯喪失清償能力可能的。另外,根據企業破產法第七十條第二款的規定,債權人申請對債務人進行的,在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后、宣告債務人破產前,債務人或者出資額占債務人注冊資本十分之一以上的出資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重整。企業破產法設置重整制度,主要目的就是使用人單位根據企業重整的經營方案、債權的調整和清償方案以及其他有利于企業重整的方案在內的重整計劃,繼續經營并清償債務,避免用人單位進入破產清算程序,使經營失敗的企業有可能通過重整而得到復蘇、振興的機會。在重整過程中,用人單位可根據實際經營情況,進行經濟性裁員。
第二、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
市場經濟中的企業無時不面臨著激烈競爭,一旦對市場需求判斷失誤或者決策偏差等,企業的生產經營可能就會發生困難。在用人單位的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時,應允許用人單位通過各種方式進行自救,而不是進一步陷入破產、關閉的絕境。在用人單位的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時,裁減人員、縮減員工規模是一項較有效的緩減措施,從全局看,對用人單位的勞動者群體是有利的,但涉及到特定勞動者的權益,應慎重處理。因此,在允許用人單位在生常經營發生困難時采取經濟性裁員的措施,但同時要求用人單位要慎用該手段,“困難”兩字前加了“嚴重”的限制。
第三、企業轉產、重大技術革新或者經營方式調整,經變更后,仍需裁減人員。
在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企業為了尋求生存和更大發展,必然要進行結構調整和整體功能優化,這些方式包括企業轉產、重大技術革新和經營方式調整。企業轉產、重大技術革新或者經營方式調整并不必然導致用人單位進行經濟性裁員,如企業轉產的,從事原工作崗位的勞動者可以轉到轉產后的工作崗位。為了更好的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同時引導用人單位盡量不使用經濟性裁員,勞動要求企業轉產、重大技術革新或者經營方式調整,只有在變更勞動合同后,仍需要裁減人員,才可進行經濟性裁員。
第四、其他因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經濟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的。
實踐中,除了本條中列舉的三類情形外,還有一些客觀經濟情況發生變化需要經濟性裁員的情形,如有些企業為了防治污染進行搬遷需要經濟性裁員的,也應允許用人單位進行經濟性裁員。作為兜底條款,對本規定應作嚴格解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旅游中被強制購物,事后發現上當受騙如何處理
2021-02-16服刑人員交罰金的流程
2021-02-08公司惡意收購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2020-12-18酒駕輕微事故車子要扣多久
2021-03-14贈與的房產可以賣嗎
2021-01-22遭遇家庭冷暴力怎么辦
2021-02-09贍養費能追溯嗎
2020-12-11遇到交通事故怎么處理
2020-11-21房地產開發流程是什么
2021-02-12交通事故如何快速理賠
2021-03-15未到期的勞動合同能否解除
2021-01-17一房多租詐騙15萬,一房多租構成犯罪嗎
2021-01-16不賠錢解雇員工的方法
2020-11-30計件工人被裁員的怎么補償
2021-01-15壽險理賠有哪些流程,它的保險金又是怎樣給付的
2021-02-03車輛發生保險事故如何妥善處理
2021-03-04人身保險傷殘評定的內容有哪些
2020-11-30保險法的修改與保險合同格式條款
2021-02-10保險合同的訂立與生效是怎樣的
2020-11-14保險公司誤導 拒賠理由無效
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