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先生問:我原是一家公司的職工,月工資3000元。1年前,我在工作時,雙手不慎卷進傳送帶導致受傷,雖經治療但未能完全康復。事后,我被工傷部門認定為五級傷殘,公司給我安排了相對輕松的工作,但我雙手殘疾無法勝任,于是便放棄了。此后,公司沒調整我的工作崗位,對我的情況也不聞不問。我主動提出解除勞動關系,公司很快同意了,并向我支付了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我要求公司支付3個月的傷殘津貼,卻遭到拒絕。公司的理由是,發放傷殘津貼的前提條件是,公司沒有為我安排工作,但實際上公司已經給我安排了工作,因此我不能索取傷殘津貼。請問,公司的理由成立嗎?
律師解答:公司的理由不能成立,必須向你支付傷殘津貼。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36條的規定,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五級、六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五級傷殘為18個月的本人工資,六級傷殘為16個月的本人工資;(二)保留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由用人單位安排適當工作。難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單位按月發給傷殘津貼,標準為:五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0%,六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60%,并由用人單位按照規定為其繳納應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費。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用人單位補足差額。經工傷職工本人提出,該職工可以與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雖然《工傷保險條例》將“難以安排工作”作為用人單位按月發給傷殘津貼的條件,但這并不等于只要用人單位安排了工作,便可以規避責任。對于用人單位來說,安排的工作必須適合工傷職工的勞動能力,目的在于給予工傷職工更好的經濟補償和精神安慰。只有在用人單位確實提供了可供實際勞動的職位,但勞動者惡意拒絕或過于苛刻、提出過分條件時,才能作為除外因素。你受工傷出院后,公司雖然為你安排了相對輕松的工作,但你由于工傷導致的殘疾難以勝任被迫放棄,并非惡意拒絕,因此你的情況仍屬于上述“難以安排工作”的情形,你有權要求公司依法支付相應的傷殘津貼。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債務糾紛案件中律師作用和重要性體現在哪些方面呢
2021-03-24無效婚姻算沒結婚嗎
2021-01-01效力待定合同有哪些特征呢
2021-02-25老年人有要求贍養人交付贍養費的權利嗎?
2020-11-18父母去世房產繼承有期限嗎
2021-03-23瀆職侵權罪是什么意思
2020-12-21保障性住房能抵押貸款嗎
2021-02-10雇傭關系要承擔工傷嗎
2021-02-28拆遷安置房有什么優勢
2021-02-08疫情期間不上班工資如何支付
2020-12-29被保險人過錯的免責條款有哪些
2021-03-21單位不辦保險,員工辭職遭索培訓費
2021-01-21酒后駕車造成他人死亡 保險公司應否擔責
2020-11-13尾燈噴熏黑膜被追尾了保險會賠嗎
2021-01-06跳單條款是否一定獲得理賠
2021-03-13保險合同成立后能否退保
2021-01-27互聯網保險發展現狀是怎樣的
2020-12-14如何進行保險索賠呢
2021-01-13生死兩全保險都有哪些特點
2020-12-29土地承包經營權流中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嗎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