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第27條規定,用人單位在瀕臨破產進行法定整頓期間或者因生產經營狀況發生嚴重困難而裁減人員的,或者經雙方協商一致,由用人單位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為保障勞動者的合法權利,防止一些企業隨意裁減人員,國家公布了一系列勞動法規。
《勞動法》第27條規定,用人單位在瀕臨破產進行法定整頓期間或者因生產經營狀況發生嚴重困難而裁減人員的,或者經雙方協商一致,由用人單位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其標準為每工作一年支付一個月的標準工資。但是,如果是勞動者本人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則用人單位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金。一些企業為達到減少支付經濟補償金的目的,便采用了惡意的逼迫式辭職法,讓員工在忍無可忍下自動辭職。
某企業因效益下滑,決定裁減一部分員工,考慮到經濟補償金數額將非常巨大,該公司便動起了歪心思,將這些員工全部下放到外地市場,由于要自負盈虧,工作上又不加安排,加之工資待遇要低得多,一些員工考慮到如此下去,恐怕連坐火車的錢都賺不回來,只好申請辭職,企業自然高興不已,爽快答應并為其迅速辦理了離崗手續。
逼迫式辭職除使勞動者難以得到補償金外,還使勞動者無法申領失業救濟金。根據國務院第258《失業保險條例》第14條規定:具備下列條件的失業人員可以領取失業保險金,其中第二條即為“非因本人意愿中斷就業的”,由于是勞動者自己辭職,因此企業就會以此條款為由拒繳失業保險,導致勞動者無法獲得失業保險金。一些企業逼迫員工自動辭職的招數主要有“調離崗位法”、“下放基層法”、“降低待遇法”、“長期出差法”、“明升暗降法”……有道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一些勞動者明知企業想方設法逼迫自己就范,可由于處于受管轄地位,只有受人宰割的份,實在扛不下去了,只好辭職走人,眼睜睜看著自己的權益受損,卻無可奈何。對此,筆者認為,勞動者在自身權益受損時,應懂得搜集有利證據,揭穿企業真實目的,并及時向上級部門舉報,而勞動部門也應該切實注意到勞動者這個弱勢群體,對于企業玩弄的逼迫式辭職法應有個清醒的認識,主動出擊,堅決打擊,切實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三級醫療事故判定標準
2020-12-27行政訴訟怎樣才能立案
2021-01-27兼并重組的債務包括什么
2020-12-05表演者權中的要求報酬權如何主張
2021-01-29交通事故賠償技巧有哪些
2021-03-23剝奪政治權利的相關司法解釋都有些什么
2021-03-16土地出讓程序
2021-02-02人民法院是否必須執行仲裁裁決
2020-12-18養子女、有撫養關系的繼子女可以代位參與繼承嗎
2021-01-25擔保合同中質物滅失怎么辦
2021-01-08合同代理人簽字和蓋章效力一樣嗎
2021-02-03商場受傷有賠償嗎,商場受傷賠償金額怎樣來定
2021-01-09雇傭關系的賠償標準
2021-01-19固定資產火災保險事務處理準則
2020-12-24岑某訴某保險公司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1-15機動車損失保險的證明材料
2021-01-05保險法釋義第一百七十七條
2021-03-06兼業保險代理人必須符合的條件有哪些
2020-11-17保險公估從業人員資質核準
2021-02-23土地承包有哪些常見問題
202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