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法》第38條規定,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1、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2、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3、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4、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5、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6、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勞動合同法》第46條規定,勞動者依照本法第38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什么情況下用人單位應當支付經濟補償金?
1、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后,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同時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
(1)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2)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3)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3、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減人員二十人以上或者裁減不足二十人但占企業職工總數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后,裁減人員方案經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可以裁減人員,同時需要支付被裁減人員經濟補償金:
(1)依照企業破產法規定進行重整的;
(2)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的;
(3)企業轉產、重大技術革新或者經營方式調整,經變更勞動合同后,仍需裁減人員的;
(4)其他因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經濟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的。
4、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因合同期滿而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
5、用人單位被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撤銷或者用人單位決定提前解散的,需要支付員工經濟補償金。
6、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環境侵權公民監督
2021-01-16工傷不報銷的能否行政訴訟
2020-12-07勞資糾紛找什么部門
2020-12-18股權質押可以同時質押嗎
2021-03-23協議離婚后再分婚前財產要依據雙方協議約定嗎
2021-03-13贈與合同部分履行還可以任意撤銷嗎
2020-11-24“熊孩子”給主播刷禮物錢款能追回嗎?最高法:可以!
2020-11-13一套房產可辦多次抵押登記嗎
2020-12-07如何認定挪用公款
2020-11-21超市顧客受傷,保險賠償如何請求
2021-03-13非法使用外國勞工如何處罰
2021-03-23勞動爭議當事人不服仲裁委員會裁決或不予受理通知,向人民法院起訴,可否將仲裁委員會列為被告?
2020-11-21兒童意外險保障范圍都是包括哪些
2021-02-06保險合同成立有什么要件
2021-02-07保險合同的終止
2021-02-14非法營運出事故保險賠嗎
2021-01-22天降冰雹致車輛受損,如何理賠
2021-01-23投保人在保險投保時應如何保護自己的利益
2020-12-29承包合同到期未收回動遷怎么辦
2021-01-08第二輪土地承包的政策規定是什么
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