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辭退福利費屬企業工資、薪金支出
《企業會計準則第9號——職工薪酬》第二條規定,職工薪酬是指企業為獲得職工提供的服務而給予各種形式的報酬以及其他相關支出。職工薪酬包括:(一)職工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二)職工福利費;(三)醫療保險費、養老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和生育保險費等社會保險費;(四)住房公積金;(五)工會經費和職工教育經費;(六)非貨幣性福利;(七)因解除與職工的勞動關系給予的補償;(八)其他與獲得職工提供的服務相關的支出。
其中,“因解除與職工的勞動關系給予的補償”即辭退福利,包括:(一)職工勞動合同到期前,不論職工本人是否愿意,企業決定解除與職工的勞動關系而給予的補償;(二)職工勞動合同到期前,為鼓勵職工自愿接受裁減而給予的補償,職工有權選擇繼續在職或接受補償離職。企業需要注意的是,企業在職工勞動合同到期之前解除與職工的勞動關系,或者為鼓勵職工自愿接受裁減而提出給予補償的建議,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應當確認因解除與職工的勞動關系給予補償而產生的預計負債(應付職工薪酬),同時計入當期損益。即一是企業已經制定正式的解除勞動關系計劃或提出自愿裁減建議,并即將實施。該計劃或建議應當包括擬解除勞動關系或裁減的職工所在部門、職位及數量。根據有關規定按工作類別或職工確定的解除勞動關系或裁減補償金額。擬解除勞動關系或裁減的時間。二是企業不能單方面撤回解除勞動關系或裁減建議。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9號——職工薪酬》應用指南規定,員工辭退福利的會計處理為:借記“管理費用”科目,貸記“應付職工薪酬”科目。
準予稅前扣除的員工辭退福利必須是實際發生的
會計制度規定,應付職工薪酬核算企業根據有關規定應付給職工的各種薪酬,即應付金額。《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三十四條規定,企業發生的合理的工資、薪金支出,準予扣除。工資、薪金,是指企業每一納稅年度支付給在本企業任職或者受雇的員工的所有現金形式或者非現金形式的勞動報酬,包括基本工資、獎金、津貼、補貼、年終加薪、加班工資,以及與員工任職或者受雇有關的其他支出。因此,作為企業稅前扣項目的員工辭退福利,應該是企業已經實際支付給職工的那部分支出,尚未支付的部分,不能在其未支付的這個納稅年度內扣除。
舉例說明,某公司為一家具制造企業,2008年9月,為了能夠在2009年4月順利實施轉產,公司管理層制定了一項重組計劃。計劃規定,2008年10月1日~2009年3月31日,公司將按每名職工辭退福利9萬元,陸續減員300人。截至2008年末,該公司在“應付職工薪酬”科目貸方歸集的員工辭退福利金額為1350萬元,而借方實際支付了1080萬元,則2008年允許該公司企業所得稅前列支的員工辭退福利金額為1080萬元,而不是1350萬元。
3倍工資數額以外的辭退福利應繳個稅
《關于個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征免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01〕157號)規定,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放的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用),其收入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征個人所得稅;超過的部分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取得經濟補償金征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1999〕178號)的有關規定,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個人領取一次性補償收入時按照國家和地方政府規定的比例實際繳納的住房公積金、醫療保險費、基本養老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可以在計征其一次性補償收入的個人所得稅時予以扣除。
國稅發〔1999〕178號文件規定,對于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取得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應按工資、薪金所得項目計征個人所得稅。個人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除以個人在本企業的工作年限數,以其商數作為個人的月工資、薪金收入,按照稅法規定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個人在本企業的工作年限數按實際工作年限數計算,超過12年的按12年計算。
接上例,該公司的職工甲2008年10月15日被公司辭退,該職工(在原單位工作20年)取得一次性經濟補償金9萬元,其中超過上年當地職工年平均工資3倍以上的部分為38400元,則該公司在支付職工甲員工辭退福利時應扣繳個人所得稅=[(38400÷12-2000)×10%-25]×12=1140(元)。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黃周端律師,中共黨員,福建省律師協會會員、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會員,現執業于福建融成律師事務所為專職律師。黃律師具有多年的法學教育背景,在從事多年的律師執業期間,具有豐厚的法學功底和實踐經驗,條理清晰、庭審應辯能力強。對待任何案件,無論標的大小,都能夠細心專業的分析處理案件。工作作風優良,收費公道,是值得信賴的律師,長期以來一直深受當事人的一致信任及好評。黃律師執業前期辦案廣泛涉及婚姻家庭、房產糾紛、工傷賠償、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糾紛、債務追償等經濟合同等民事案件以及刑事辯護等領域的法律事務。積累了豐富的辦案經驗,并已成功代理了多起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婚姻家庭糾紛(包括離婚、繼承及在爭取孩子撫養權、財產分割等訴請基本達到當事人的預期效果)、工傷賠償、債權追討、交通事故賠償以及刑事辯護案件,維護了眾多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為當事人挽回了巨額的經濟損失。這些成功的案件也為其提供豐富的理論和實踐經驗。單位:福建融成律師事務所。手機:15980206080。地址:福建省福州市五四路159號世界金龍大廈16層(附近站點:古三座、樹兜站)QQ:583567300,微信:15980206080、zhouzhou
醫療事故等級與對應的殘疾賠償比例
2020-12-19對訴訟時效中斷怎么證明
2020-12-10上課期間老師訓學生出去跳樓身亡學校承擔什么責任
2021-03-07長期使用他人贈送的未過戶車輛構成何罪
2021-03-21收取支票時需要提防哪些“支票陷阱”
2021-02-23主合同無效從合同必然無效嗎
2021-01-30交通事故傷殘鑒定內容
2021-02-24離婚不給撫養費
2021-02-26房產抵押手續
2021-01-22警察立案后找不到嫌疑人怎么辦
2021-01-24專利申請書范文應該怎么寫
2021-02-10如何委托律師購房
2021-02-05勞動糾紛多久過期
2020-12-15投資型保險有哪些型式
2020-11-13汽車保險不理賠的情況及解決辦法
2020-12-15案例之證照逾期保險不保
2021-01-10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方式是什么
2021-01-04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合同文本啟用
2021-03-23拆遷安置房怎么辦理房產證
2020-12-11別墅拆遷補償標準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