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離婚精神損失的賠償依據是什么
根據《民法通則》和最高人民法院的相關司法解釋,對青年損失費的賠償沒有規定,即,要求賠償青年損失費沒有法律依據。當夫妻離婚時,沒有必要擔心青年損失費。如果離婚時一方有過錯,如重婚和家庭暴力,則需要賠償另一方的損失離婚損害賠償包括物質損害賠償和精神損害賠償。具體情況
1。侵權人的過錯程度。侵權人的心理狀態不同,對受害人的精神損害程度也不同。一般來說,故意或重大過失會使被害人產生深深的怨恨和嚴重的精神損害;一般或輕微過失對被害人造成的精神損害相對較輕,且易于治愈。因此,在確定精神損失費數額時,必須將侵權人的主觀過錯作為一個重要的參照因素。侵權的具體情況。具體侵權情形包括侵權手段、侵權場合、侵權行為方式、侵權持續時間等。如果侵權動機卑劣、手段殘忍、持續時間長,則對受害人造成的傷害是嚴重的。不同的侵權情節反映了侵權人主觀惡性程度和社會危害程度,是決定精神損失數額的另一個重要因素。侵權造成的后果。侵權的后果千差萬別。在某些情況下,盡管侵權行為嚴重,但由此產生的后果相當輕微。法院可以命令侵權人道歉,以消除對受害者的精神損害。對于那些破壞人的外表、使人喪失視覺、聽覺等器官功能或導致死亡的人來說,對受害者的精神損害是難以治愈的。因此,在確定精神損失費數額時,我們不能忽視侵權行為造成的損害后果。侵權人的利益和承擔責任的經濟能力。一般來說,以營利為目的侵犯他人人格權的人往往從侵權中獲益,并具有較好的賠償能力。因此,對于此類侵權行為,根據其利潤增加賠償金額,有利于從經濟上加大對侵權行為的處罰力度,更好地安慰受害者。在其他情況下,應調查犯罪人的經濟狀況。如果經濟狀況良好,可以命令犯罪人更適當地陪伴;否則,應酌情減少
5。對被起訴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的影響。法律制度與社會物質環境密不可分。人總是生活在特定物質環境中的經濟人。不同的環境需要不同的經濟條件。在經濟發達地區,由于消費觀念和價格水平高于一般地區,精神損失費的數額應相應增加。否則,很難體現精神損害賠償的撫慰和懲罰功能
離婚時,夫妻雙方應嚴格按照法律規定的情況處理,特別是在離婚精神損失費用的認定上。由于法律中沒有具體的量化,在確定相關情況時,一方當事人通常需要提供造成傷害的證據,并根據相關身份進行賠償一方患有精神疾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公告范圍有哪些
2020-11-17股權轉讓協議與增資協議區別
2021-03-17交通事故傷殘鑒定什么時候完成
2021-03-06共同過失犯罪的范圍與要件
2021-01-17贍養人負的贍養義務有哪些
2021-01-01買賣合同糾紛能否申請司法鑒定
2021-01-06有病史員工可否簽免責合同
2020-11-15鋪乳期間可以中止合同嗎
2021-01-20返聘合同續簽再解除有什么條件
2021-01-16非法使用外國勞工如何處罰
2021-03-23綜合意外險保障范圍是什么
2020-11-18產品責任險條款
2021-03-14保險公司行使合同解除權后,其已經承擔的賠償金能否追償
2020-12-26如何提防人壽保險合同條款中的陷阱
2021-03-10保險合同怎樣生效?
2020-12-13岑某訴某保險公司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1-15事故第三者可否起訴保險公司要求賠償
2021-03-06保險到期了可以推遲多久交
2021-03-20是履行財產保險合同的首要原則是什么
2021-02-03保險法關于車輛理賠的規定是怎樣的
2021-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