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伙人被侵權后應如何獲得行政救濟?
行政救濟是國家為消除行政行為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的侵害而采取的各種后法律救濟和措施的總稱。行政救濟對于及時消除行政違法行為,維護和救濟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監督和保障行政主體行使行政職權,維護社會公正與安全,具有重要作用,促進民主和法治的發展。行政侵權的救濟有很多,包括行政主體內部的救濟和其他國家機關的救濟。行政主體范圍內的救濟方式包括行政復議、行政賠償以及其他國家機關的救濟方式,如司法機關的行政訴訟。但一般來說,主要有行政訴訟、行政復議、行政賠償和行政賠償
行政訴訟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法律、法規授權的行政機關、組織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人民法院在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與下,對具體行政行為進行審理和裁決。行政復議不是行政訴訟的前置階段或必要程序,行政訴訟一般在法院審理,具體行政行為的實施不會因訴訟而停止
行政復議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依法向上級行政機關申請,受理申請的行政機關對具體行政行為進行審查,并依法作出決定。行政復議的范圍包括具體行政行為和抽象行政行為,涉及面廣。但是,對行政機關作出的行政處分或者其他人事處理決定、行政機關對民事糾紛作出的調整或者其他處理不服的,不能申請復議
行政賠償是國家對行政機關及其公務員非法行使職權,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的受害人給予的賠償。我國行政賠償以違法責任原則為歸責原則
行政賠償的范圍是合法的。中國的賠償法規定,行政機關及其公務員在行使職權時侵犯了受害人的人身權和財產權,受害人有權要求國家賠償。《國家賠償法》第5條還規定了不賠償: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個人行為與其職權無關;因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行為造成損害的;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行政賠償,是指國家對特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在行使職權過程中的法律行為給其合法權益造成的損失,依法給予賠償。在我國,有關行政補償的法律法規大多規定了“相應補償”的原則,并給予適當的補償。行政賠償主要適用于土地征用、房屋拆遷、軍事征用、公共征用、公共征用和公共合作,一般以金錢賠償為主
事實上,在司法實踐中,無論何種侵權行為,當事人獲得救濟的唯一途徑是依靠法律部門的權力,對于行政救濟而言,上述四種手段是最重要的行政救濟手段。如果你什么都不知道,你可以咨詢律師。律霸還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參加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受強制措施是否享受年休假
2021-02-19職業病診斷鑒定手續有哪些
2021-02-22涉外撫養權糾紛
2021-02-04農村田里燒草一般罰款多少
2020-11-17合伙企業與注冊公司的區別有哪些
2020-12-26如果盜竊的物品是假貨還是犯罪嗎
2020-12-18家庭暴力離婚賠償多少
2021-03-12遺產繼承訴訟的管轄法院如何確定
2021-01-22一審判決生效可以申請再審嗎
2021-02-01要約生效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1-03-13勞動合同公司賠償違約金怎么算
2021-02-22勞務外包的風險有哪些
2021-01-18勞動糾紛調解以后能否再起訴
2021-01-06金享人生終身壽險(分紅型)的概念
2021-03-08校方責任險賠付比例
2021-03-01代位追償權的實現影不影響保險公司理賠
2021-03-04無效保險合同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1-01-07解除保險合同時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0-11-18旅游意外險免責條款有哪些
2020-11-27明知患病仍承保 保險公司被判賠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