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前30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并提供有關生產經營狀況的資料。
裁減人員既非職工的過錯也非職工本身的原因,且裁員總會給職工在某種程度上造成生活等方面的負作用,為此,裁員前應聽取工會或職工的意見。
(2)提出裁減人員方案。
內容包括:被裁減人員名單、裁減人時間及實施步驟,符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和集體合同約定的被裁減人員的經濟補償辦法;用人單位不得裁減下列人員: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并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內的;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3)將裁減人員方案征求工會或者全體職工的意見,并對方案進行修改和完善;
(4)向當地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報告裁減人員方案以及工會或者全體職工的意見,并聽取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的意見;
(5)由用人單位正式公布裁減人員方案,與被裁減人員辦理解除勞動合同手續,按照有關規定向被裁減人員本人支付經濟補償金,并出具裁減人員證明書。
企業經濟性裁員如何補償員工
經濟性裁員補償員工的辦法具體分三種情況:
情況一:解除或終止合同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此種情況的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
情況二:用人單位單方解除勞動合同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規定,下列情形下,用人單位單方解除勞動合同的,應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情況三:雙方協商解除勞動合同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規定,用人單位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并與勞動者協商一致的,應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也就是說,不是雙方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就要支付經濟補償。只有由用人單位提出解除勞動合同,雙方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才應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若是勞動者提出要求,雙方協商一致解除合同,用人單位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
此外,《勞動合同法》還規定,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被依法宣告破產的;用人單位被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撤銷的;用人單位決定提前解散而終止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也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以上就是對企業裁員的程序介紹,要是沒有按照規定的程序進行裁員的話,則企業的行為也可以說是違法的。那么被裁減的員工是可以根據法律中的規定追究企業的法律責任。當然,要是不幸在這方面產生糾紛的話,建議勞動者最好是委托專業的律師來幫助進行處理,可以咨詢律霸網專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注冊資本可以動用嗎
2020-11-25法律顧問聘請合同怎么寫
2021-03-02小企業怎樣增加注冊資本
2021-01-27民事訴訟中法院應當再審的情形有哪些
2021-02-16房屋裝修合同多久終止
2020-12-12集資房不補交超面積款會有什么后果
2021-02-16銀行不按勞務合同履行工作怎么辦
2021-02-28老年人意外傷害保險合同
2021-03-26人身保險合同的概念
2021-01-14保險人行使可抗辯權的具體方式是什么
2021-01-25再保險合同有哪些特點
2020-11-26追尾責任認定保險理賠誤工費
2020-12-25當機動車保險事故發生后應該怎么處理
2021-03-15買保險的六條準則
2021-01-30土地承包經營權出租是什么意思
2021-03-05土地承包權可以抵押嗎
2020-11-16土地轉讓合同有效嗎
2021-01-09土地流轉合同書
2021-01-12公房拆遷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1-03-21農民拆遷宅基地怎么補償
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