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符合法律規定的勞動關系已經消除。綜上所述,根據中國法律的規定,因下列原因終止勞動關系的勞動者享受經濟補償:。因用人單位原因解除勞動合同的;2.用人單位因勞動者的客觀原因解除勞動合同的;3.勞動合同因非勞動合同雙方的原因終止。二是勞動者不能主觀判斷過錯,以消除勞動關系。如果因員工主觀過錯導致用人單位終止勞動合同或員工自愿終止勞動關系(如辭職),員工應承擔因終止合同可能對其自身生活造成的不利后果。因此,作為獲得經濟補償的條件之一,勞動者在解除合同時沒有主觀過錯,這是世界各國法律的共同規定,我國也不例外。一般來說,如果工人因雇主有權隨時終止勞動合同而辭職并被解雇,他無權要求雇主支付經濟補償。《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二十五條規定了用人單位可以隨時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該條規定:“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1)經證明在試用期內不符合勞動條件;(2)嚴重違反勞動紀律或者用人單位規章制度;(3)嚴重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給用人單位利益造成重大損害的;(四)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該法第二十八條規定:“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二十四條、第二十六條、第二十七條的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按照有關規定給予經濟補償。”顯然,中國勞動法將隨時終止勞動合同排除在經濟補償范圍之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王波律師,1993年取得律師資格,法制日報個案采訪律師,黑龍江省律師協會未成年人保護專業委員會委員,牡丹江新聞傳媒集團法制進行時“名嘴說案”欄目特約嘉賓,牡丹江市東安區第九屆政協常委,民盟牡丹江市委法律顧問團副團長,被牡丹江市人社局聘為牡丹江市創業導師團成員,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工作經驗豐富,曾在牡丹江市晨報做法律答疑工作,并在黑龍江博大律師學院任教,連續兩年榮獲牡丹江市婦聯“巾幗維權志愿者”稱號。尤其在刑事辯護、婚姻家庭、交通事故、勞動工傷、合同糾紛、公司法務、房產糾紛、債權債務、等民事、經濟、刑事及行政等領域都有突出的應變能力表現,工作態度嚴謹,得到公檢法司及當事人的普遍好評。
債務人失蹤該怎么處理
2020-11-09交通事故死亡賠償城市與農村標準各是多少
2021-02-28設計合同的有效期限是多久
2021-02-25彩禮錢是否需要返還給男方
2020-11-25打架報警醫療費要承擔嗎
2021-02-15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2021-02-09單位拒絕支付工傷賠償怎么辦
2020-12-12合同債權質押的有效條件是什么
2020-12-31樓頂空間的所有權到底該歸誰
2021-03-21拆遷安置房可以買嗎
2021-01-10哪些情況公司可以辭退試用期員工
2021-02-27購買人壽保險時需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2-07簽訂水路貨物運輸合同應掌握哪些知識
2020-12-10保險合同是不是單務性合同
2021-03-13保險金賠付可否根據約定由第三人代為履行
2020-11-12人身保險合同常見糾紛剖析(二)
2021-02-11超48小時報案保險公司不理賠
2021-01-13固定資產購買保險的流程
2021-02-20保險合同內容變更后還有效嗎
2020-11-10保險公司申請設立分支機構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