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介紹】
2002年11月8日,中國a國際貿易有限公司與韓國B有限公司簽訂了出口各類夾克的貿易合同,貿易條件為FOB。合同規定付款方式為信用證。乙方有限公司指定韓國C綜合有限公司將貨物從中國上海運至韓國釜山,C綜合有限公司以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為托運人簽發了正本提單。托運人為國際貿易有限公司,通知方為D有限公司,收貨人根據銀行指示。由于韓國B有限公司尚未付款,a國貿有限公司仍持有上述提單原件。經調查,涉案貨物到達目的港后,上述提單通知人在未出示正本提單的情況下,以銀行保函的形式將貨物從C綜合有限公司提取。也就是說,本案涉及的貨物已由C綜合有限公司交付給他人,而未在目的港收回原始提單。因此,2003年10月8日,a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向中國海事法院提起上訴,要求被告賠償相應的經濟損失5959800美元以及自2002年11月以來的利息損失(2004年6月25日),法院認為,該案是關于海上貨物運輸合同與外國因素的糾紛。在本案中,原告和被告均未要求在訴訟過程中適用外國法律,爭議雙方均援引中國法律來支持各自的主張,這可被視為爭議雙方選擇在爭議提交法院后適用中國法律。此外,本案涉及的運輸合同出發地和提單簽發地均在中國。因此,中國與本案爭議密切相關。根據國際私法中的最密切關系原則,中國法律也適用于本案。總之,法院決定適用中國法律來界定爭議雙方的權利和義務
本案證據表明,本案所涉貨物的原始提單項下的貨物已由通知人在未提交原始提單的情況下提供了銀行保函。交付方從被告處接收貨物。因此,被告的行為違反了海上貨物運輸合同中承運人憑正本提單交付貨物的航運慣例,應當向原告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第二百六十九條、第七十一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的規定,判決如下:。綜合社應賠償**國際貿易公司59598美元的損失和利息損失
此外,根據被告B有限公司提交的公司證明,該公司是一家從事國際貨運代理業務的海外企業。然而,由于被告在本案中簽發了自己的提單來運輸所涉貨物,因此它實際上充當了無船承運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海上運輸條例》第七條、第八條、第二十六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部《關于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海上運輸條例》的公告第一條、第三條,未經許可,他無權在中國簽發提單和從事無船承運人業務。鑒于被告的上述非法經營活動,本案在對原告承擔相應經濟損失賠償責任的同時,中國有關職能部門對其在中國境內擅自簽發提單和從事無船承運人業務的行為進行查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回購的股票歸誰
2021-01-23合同中不合理的條款如何中止
2021-01-30仲裁委員會的法律效力
2021-01-22事實婚姻關系的處理方法有哪些
2021-02-28有限責任公司設立手續有哪些
2021-03-10中華老字號被人搶先注冊怎么辦
2020-12-16審查監督程序時效
2021-02-07合同法中債務可以抵消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18簽名只簽姓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06企業未成立工會怎么解除合同
2021-02-10車子財產保全怎么保
2021-02-28學生在學校得了重病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19找二手房中介怎么安全交易
2021-03-24簽訂勞動合同要注意的九個事項
2020-12-23勞務派遣用工是否有探親假
2020-11-14保險繳費能暫停嗎
2021-03-09購買人身保險需要注意什么事項
2021-01-13保險公估人有哪些職責
2020-12-13尾燈噴熏黑膜被追尾了保險會賠嗎
2021-01-06保險合同的中止的定義是什么
2021-01-24